太史公話落,大臣們個個又跪在地上,一致道:“求皇上收回成命。”
獨孤寒心中一喜,頗有些得意地瞧向逸王,心道:朕這麼些年的皇帝可不是白當的。
誰想逸王根本就不理他,招了招手,獨孤寒見是方才將“退位詔書”的那個將軍,頓時臉如死灰。
“諸位大人在宮中數日,有些事情怕是不知道呢。應將軍,你將這天下人人皆知的退位詔書念給眾位大臣聽聽。”
“是。”應將軍中氣十足,大聲朗讀詔書上所寫的字。唸完之後,瞧著諸位大人驚疑不定、略有疑惑的臉,逸王揮了揮手,應將軍很是識趣的將詔書遞給當先的太史公。
太史公一接到詔書,手便抖了起來,他哆嗦著嘴唇,良久才緩過神來,道:“沒錯,這上面確實是皇上的親筆,而且這玉璽也是無法作假的,諸位大人也見見吧。”
大臣們一個個傳閱了獨孤寒親筆所寫的詔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一直看向龍椅上的皇帝,道:“謹遵陛下旨意。”
獨孤寒心中氣血一番,差點要昏倒過去,還好應將軍眼明手快的暗中點了他某處穴道,這才避免他昏過去。
笑話,王爺的事還沒成呢,你怎麼能昏過去。
獨孤寒深吸一口氣,無比懷念的摸了摸黃金打造的龍椅,從威風凜凜的金龍到花紋反覆的點綴,每一處,都極是不捨。倘若顏霜在這裡,一定會發現他現在看著龍椅的表情比看著賢妃死去的神情還要痛徹心扉。
皇帝不發話,誰也不敢催促。,金鑾殿一時無聲。
“逸王乃朕的皇弟,父皇在世之時也曾說過皇弟文韜武略、頗有才幹,若是將這大周的江山交給皇弟,朕,於願足矣。”抹了把淚,獨孤寒厲聲道:“來人,宣讀聖旨。”
郝公公捧著明黃的布帛站在金鑾殿前,逸王和應將軍一齊下跪。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逸王……”宮中特有的尖細嗓音傳入金鑾殿上每一位大臣的耳朵裡,也一個字一個字的傳進逸王等盼了多年也謀劃了多年的將士心裡,更是深深的刺痛著獨孤寒的耳膜。
大周從來沒有一個皇帝像他這麼窩囊,而這些全部的窩囊,都是拜顏霜所賜。
獨孤寒咬碎牙齒,拳頭握緊,手心的肉深陷進堅硬的指甲裡,皮開肉綻,卻不及他心中刻骨的仇恨。
然,這還不是最叫他難堪的。接下來即將要發生的事情,才是叫獨孤寒一輩子為天下人所恥笑,被後世人說鄙夷,被史學家們引以為鑑,上至皇親貴戚,下至達官顯貴,個個引以為戒。
“……逸王平亂有功,民心所向,實為萬民之主,朕,今日退位於逸王,隱居於世,從此再不問朝政之事。”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大臣們口徑一致,這是最後一次尊稱獨孤寒為吾皇。緊接著,逸王接過聖旨,獨孤寒一手撐著黃金打造的龍椅,搖搖晃晃的站起身,脫掉身上的龍袍已經龍冠,從金鑾殿上走下來,每一步,腳尖滴血。他屈下腿,咚的一聲跪在金鑾殿上,低頭對逸王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每說一個字,心中的氣血便是更往上湧一層。
太史公等大臣又一次跪倒在地,齊聲約:“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題外話------
感謝冰釔送的鑽鑽,麼麼。
第53章相隨
一身鎧甲的逸王立於金鑾殿上,目光如炬,卻有掩不住的笑意和興奮在其中,終於等到這一天了。
“諸位愛卿平身。”
“謝皇上。”
應將軍等將士又是興奮又是激動的瞧著首上的逸王,不,如今應該稱之為大周的天子。
太史公上前一步,道:“皇上,不知您何時舉行登基大典?”
“欽天監?”
“回皇上的話,三日後乃黃道吉日,舉行登基大典定可保大周國運昌龍。”
“好,那邊三日後安排登基大典。諸位可還有事,若是無事便跪安吧。”
這時一個小太監過來了,他是跟在逸王身邊伺候的宮人,從此以後即將是大周新帝助手相當於郝公公一般的皇帝近侍。
“啟奏皇上,顏公子有要事求見。”
逸王眼眸一亮,驚喜的道:“快讓他進來。”
一襲寶藍色衣袍的顏無忌踱步至金鑾殿,跪倒在地,長揖,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逸王從金鑾殿上走下來,將顏無忌扶起身,這番做法叫諸位大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