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部分

宛若錦衣夜行,無人曉得”為理由,將韓生的重大戰略建議,草草打發回絕。韓生退出來後,感慨萬端,忍不住冒出一句話來:“人說楚國人暴躁,宛若猴兒戴帽,人模人樣持不得久,果不其然。”此話傳到項羽耳裡,項羽當即下令將韓生扔在鍋裡活活煮死。他始終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衝動。

施行了對於秦都的破壞,報復了秦滅祖國的深仇大恨之後,項羽開始著手處理戰後問題。戰後的首要問題,就是對於秦國的處置。按照懷王之約,先入關中者王秦,劉邦應當做秦王。定約之初,懷王拒絕項羽的主動請纓,派遣劉邦入關,將唯一稱王的可能交付給劉邦,項羽由此對懷王和劉邦兩者皆有不滿。劉邦閉關拒守,引來項羽的憤怒和猜忌。鴻門宴和解,雖然沒有殺劉邦,但對劉邦的猜疑和防範是未曾消除的。不讓劉邦王關中,已經是項羽的既定方針。項羽派人到彭城向懷王報告滅秦大功告成,請求根據殷墟盟誓的約定,分割關中分王秦國的三位降將,對於劉邦等其他將領,考慮另作封賞云云。項羽請示懷王的真意,表面上是請求廢棄懷王之約,便宜處理秦國問題,其更深的意圖,是試探懷王朝廷對於新形勢的認識和反應,特別是對於自己的態度。

懷王從來不信任項羽。他拒絕項羽入關攻秦的請求,事先斷絕項羽成功稱王的路,是出於主動的防範。項羽殺宋義奪軍,懷王被迫承認既成事實,任命項羽為上將軍,是出於無可奈何。項羽降下秦軍,約許章邯為雍王,對抗懷王之約,懷王沉默無語,無可奈何是無可奈何,已經有了消極的抵抗。如今,項羽正式請求譭棄懷王之約,懷王雖然還是無可奈何,卻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意見,“按照先入關中者王秦的約定執行”,回答非常堅決,大概已經感到無路可退了。

我們已經交代過,懷王之約,是懷王即位以後制定的天下公約和戰略規劃,也是以楚國為盟主的反秦陣營的未來行動綱領和計劃藍本。懷王之約規定:一,反秦戰爭的基本目標,是復興六國,誅滅暴秦。六國復國,就是復興被秦國所滅的楚、齊、燕、韓、趙、魏六國;誅滅暴秦,就是六國聯合、以楚國為盟主聯合作戰。二,六國政權的建立,正統在於王政復興,恢復被暴秦所中斷的各國舊王族的政治權力。三,暴秦政權必須被摧毀,秦國將予以保留,新的秦國王政,由首先進入關中、摧毀暴秦政權的功勞者出任。懷王之約,一方面是對當時已經形成的六國復國、各國王政復興的天下政局之肯定和確認,透過扶持和肯定六國的王政復興,杜絕各種實力人物擅自稱王的野心。另一方面,對於群雄並起中,最有野心和實力的人物,懷王之約用秦國王位虛位以待,做了正面而富有誘惑的引導,不分貴賤,不論國別,首先攻入關中滅亡秦國者為秦王。

八項羽廢懷王之約(2)

對於項羽來說,承認懷王之約,就是承認七國復國、王政復興的既有天下秩序。在這個天下秩序下,楚懷王熊心、趙王趙歇、齊王田巿、魏王魏豹、韓王韓成、燕王韓廣,再加上新的秦王劉邦,幾乎將天下的權益收攬乾淨。如果順從這個秩序,自己和各國將領都將回到各自的王廷之下去做將軍,討封求賞,任人宰割,這是根本不可能容忍的事情。項羽清楚地知道,如今的自己,功高不僅震主,早已震動天下,挾如此無賞之功,舉世已經沒有可以行賞之主了。至於懷王,從來不信任自己,自己也從來沒有將懷王放在眼裡,互相警惕戒備。當懷王的回答傳達到項羽軍中時,項羽決定,廢棄懷王之約,否認既定的天下秩序,由自己主宰,按照論功行賞的原則,重新分割天下,建立新的統治秩序。項羽召集各國各路將領說:“懷王是我項氏所立,沒有功勞勳閥,豈能專斷主持天下公約!天下紛亂之初,暫時擁立六國後人為王以誅伐暴秦。然而,親身被堅執銳野戰,風餐露宿三年,終於滅秦定天下,靠的是諸位將領和我項籍的力量。”諸位將領跟隨項羽征戰,與項羽同利,都表示願意聽從項羽的安排。

九不做秦皇做霸王(1)

項羽無意做秦始皇重建統一帝國,也不願意回到楚懷王手下去做將軍。他折衷古今,調和現實,在中國歷史上首次實行了霸王主持下的封王建國。

時勢造英雄。當時形勢下,項羽被時勢推到了決定歷史方向的天下主宰的地位上。英雄造時勢,居於天下主宰地位上的項羽,將根據自己的選擇決定歷史的方向。不過,英雄的選擇,是既定形勢下的有限選擇。就當時的項羽而言,他的選擇範圍,不外有三種:一,回到戰國;二,繼承秦帝國;三,重起爐灶,建立新的秩序和制度。回到戰國,就是實行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