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5部分

己施禮,更願讓自己今日不走,等他將自己苦思多日的心血之作,交嬴政御覽後再說!從而深受感動地還禮道:“鄙人與眾多赴秦客士一樣,自入秦以來,立志在輔佐大王掃平六國諸侯中,施展自己的才華、光大自己的門庭。所謂‘士不產於秦,而願忠者眾’鄙人即是一例。如今儘管鄙人空耗一十三年心血而無過被逐,但卻不願拖累大帥……今天一定要走。”

蒙武見李斯執意要走,不由著急地阻攔道:“先生有所不知,大王惜先生之才,本無意驅逐先生,中樞重臣更願保先生於秦無禍!只是因為宗廟長老以嫪毐之亂怪罪於呂不韋,而先生又恰是呂不韋的門生,因此除中樞重臣外……”

李斯見蒙武向自己透出了本不該講的實情,除於內心深處感謝他對自己的關愛外,突然想起了呂不韋生前曾對他講過的,因嫪毐之亂,宗廟將會給嬴政極大壓力的話。對此,他雖然也極同情嬴政的處境,用呂不韋的話來說就是:他今年才二十二歲呀!但更同意呂不韋希望嬴政一定要頂住壓力的觀點。他知道置此緊要關頭,妥協退讓——哪怕是保留了中樞重臣,也將是對歷史的犯罪!思緒至此,便堅毅地打斷蒙武的話道:“大王既有壯心一統中華,豈能受宗廟羈絆!李斯今天一定得走!”

李斯的一句“大王既有壯心一統中華,豈能受宗廟的羈絆!”使蒙武又驚呆了,這可是他在向嬴政上呈的諫言中,想說而不敢說的話呀!

就在蒙武訝然無言的須臾間,蒙恬上前施禮著問道:“……先生要去哪兒?”

李斯從身邊取出密札數件:“聽說大王逐客,趙、魏、韓等國均有密札投交鄙人,請鄙人去籌謀強國之策,可李斯哪兒都不去!”向蒙武一揖道:“若得大帥將此文交大王親閱,鄙人估計不出三日,大王將悟出逐客之過,而將李斯迎回!”

蒙武一聽,高興得道了一個“好!”字,接著便爽朗地大笑起來。笑聲過後,不無後怕地對李斯道:“本帥就擔心先生為他國出謀劃策!先生不去別國,本帥就放心了。”

“‘良禽擇木而棲’,大王只是一時懵懂。事過之後,他一定會當機立斷廢除《逐客之令》。”李斯雙目如炬地點頭著道。

蒙恬一聽,高興地插問道:“如果大王要派人迎回先生,我就是最佳人選……”

李斯胸有成竹地盯著蒙恬,語氣堅定地道:“沒有如果,只有必然!”

“那……我到什麼地方去迎先生?”

“函谷關外的小驛站中。”

列位看官:關於李斯的傳世大作《諫逐客書》,不僅事關李斯個人前程,更關係到未來華夏的命運。不難設想眾多投秦客卿,被逐出咸陽離開秦國後,不僅會使六國諸侯的勢力得到壯大,更會導致往後無人敢入秦求仕,而使秦國無力蕩平諸侯!

此外,此文的另一大特點,還在於李斯明明是批評嬴政頒佈的《逐客之令》不妥,但全文中無一字“刺激”嬴政,而是以大量例項,字字珠璣地來反襯逐客之不當,從而使嬴政終於心悅誠服地,從宗室勳貴們的喧囂聲中猛醒過來,從而避免了一場重大的政治錯誤!並以一位優秀政治家的眼光和大度,當機立斷廢除已頒佈實施的《逐客之令》,還親自迎回了李斯。

為便於讀者欣賞此奇文,並從中感悟此文詞語上的華麗和詞意上的精闢,筆者特將原文附錄於下。盼讀者能從閱讀中,既增加對秦史的瞭解,更品味出華夏古文的韻味,從而感受到其文詞與內容高度統一之精美: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並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皋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縱,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範睢,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於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鼉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樂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壁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為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為用,西蜀丹青不為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