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5部分

上。

等太虛門與點蒼青城兩派的弟子上了那四海堂之後,玄梁與蒼松真白幾人便跟隨著林楓的來到了流雲頂上蓬萊閣的紫雲殿,這紫雲殿便是蓬萊閣的主殿。

現在這位蓬萊島外事長老林楓,便按來時的規矩正帶著這太虛門與點蒼青城三派中的管事之人,行走在去那流雲頂紫雲殿的陡峻山道上。

且不提這林楓心情如何,再說那楊昭與那洞庭散人竟也跟隨著玄梁而去。

又經過一個多時辰的攀登,終於終於到了那蓬萊閣的山門處。

只見一座古舊的石門矗立在通往蓬萊山四座主峰的岔路處。

這座高大的石牌門造型質樸上面並未鑲飾什麼花紋只是簡簡單單在門頂牌額上書著四個鐘鼎篆字:“蓬萊仙山”

有些出乎楊昭意料的是這麼一個名冠天下的第一大島,其石牌門面竟似是多年未曾維葺清理,山門兩邊的石柱左近雜草叢生,兩根石柱經了這麼多年山間風雨的侵襲其上多有風化剝落之處。那些個侵蝕而成的石凹裡竟還生長著幾株青草。

不過也正因為這樣的古舊,才讓楊昭立即聯想到這蓬萊島悠遠的仙道歷史與那深厚的根基。

也許正是這樣的不事修整讓這石門略帶一些殘破才更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獨特的古老氣質。

這反而比那些新興教門煥然一新的光鮮修飾更讓人肅然起敬!

待入得這蓬萊閣之後跟著林楓攀上那流雲頂所在的蓬萊山主峰凌霞峰之時,楊昭這才知道什麼是洞天境界、什麼是神仙氣象!

初從岔路登上凌霞峰之後,楊昭發現這山道較之前更為險峻,有些地方的石道常常只有一人多寬外側便是那深不見底的山淵,更有一段石階從下面望去便似是憑空沾粘在那陡立的峭壁危崖上一般上下全無依著。

饒是少年膽大待他初次看到這條危道之時卻也是不寒而慄,尤其當他走在這段凌空石階上時只覺得這眼前層迭的萬山似乎都撲面而來,那氣勢著實讓楊昭凜然不已。

據林楓說道,原先在這凌霞峰開闢山道之時開山匠人行到此處,卻發現這山勢實在太過險峻難有附著之處,甭說開鑿道路便連靠近都很困難,山路修到這兒似乎便成了絕路,正當眾人束手無策一籌莫展之時,卻有一位蓬萊島的前輩高人施**力憑空在這巖刀削斧砍一般的直立巖壁上硬生生拉出一條盤旋蜿蜒的石階。

雖然路開出來了也算能暢行無阻,但這條石道畢竟是懸在半空中行走之人一想到自己正上不著天下不著地一個不妥便是陰陽兩隔,這滋味實在是讓人心驚膽戰。

因此常需在這條凌空石階上行走的上清門人便管這段凌空的石道叫作鬼神路,成神成鬼便看能不能走過這條險道。

那初入蓬萊島的弟子也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若經得這條鬼神路去那蓬萊閣參謁過祖師像之後才算證明自己道心堅固從而正式成為一名真正的蓬萊門人。

等人們誠惶誠恐的走過這條鬼神路再向上攀得一陣後,楊昭便突然覺自己的身邊竟似是有絲絲縷縷的霧氣在不住的氤氳浮動,覺察出這異狀的他忍不住回頭看了一下,這回頭一望看到的景象另楊昭終身也難忘記:

此時這眼前的群山之中到處都是瀰漫著白色的雲翳,這充塞天地的山嵐正在不住的蒸騰翻湧便似是那雲海一般遼無際涯,在這不斷飛動變幻的廓潦雲海之中,正有三座蒼秀的峰嶼任這排空而來的雲潮奔湧沖刷只是在那裡巋然不動,在漫天雲嵐的簇擁下這浮動在雲海之上的三山便如那傳說中仙界的瀛蓬仙島一般如真如幻,果真不負修真界兩座仙島之名。

此刻那天外射來的純淨陽光正斜照在這三峰之上,便照得這幾座雲海中的仙島遍體通明熠熠閃耀著聖潔的光華。

現在楊昭正立於這雲海之上看亂雲飛渡看峰嶼沉浮一任這高山上的泠風颯颯吹衣,這一刻楊昭便似乎覺得自己已是那天上的仙人渺渺,而不知其所自,又不知其所己,恰似漫步雲中憑虛御風,又似直欲破空而去……

正是:

海淡雲波天爛漫,山高岸遠幾成峰。

再說那林楓見到眾人忽然止住不前,只在那兒痴痴看著那蓬萊諸峰,臉上頗現那出塵之意,一時間也不忍出言擾,自是有些高傲之相。

過了好大一會兒待眾人回過神來,林楓才告訴眾人在他們眼前這三座在萬里雲海中沉浮的山峰正是那蓬萊島上除了蓬萊閣所在之外的其餘幾處殿閣所在山峰。這幾座山峰環蓬萊閣而立,遙相呼應與這凌霞峰一道合稱為蓬萊山的“雲霄四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