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壯的小夥子!”
七十個銅板,那是很高的了。在他的老家,給人修建宅子,一天不過三十個銅板。而且,是包一日兩餐,不是三餐。
梁高山回到家裡,就對老族長道:“大伯,俺跟村長說好了,他幫忙找十幾個修建過宅子的人。一天七十個銅板,包一日三餐,你看可好?”
老族長就嘆了口氣:“好,俺同意!這種天氣,要人家晚上露宿,七十個銅板不貴。”
找的又是會修建宅子的,這樣可以加快修建宅子的速度,還可以保證質量,這比什麼都好!而且,修建宅子,又不要村民出錢,都是從麥香給的兩千塊錢裡出。無論給多少工錢,村民們也沒啥好說的。天氣越來越冷了,宅子早一天修好,大家就可以早一天搬進去。不然的話,天氣冷了,又遇上下雨,住窩棚的話,那可是會受罪的。
在荒涼的西北,若是生病了,那可不是開玩笑的。在這裡,連個大夫都沒有。生病了,就跟等死差不多。
商量好了,梁高山就把老族長几個安頓好,大家*安睡。
第二天一早,梁高山就帶著十幾個青壯年,和老族長的兒子以及幾個族裡的人,一起去了棗子溝。至於老族長,則被梁高山強行留了下來。如今,已經是深秋了,棗子溝只有窩棚,以老族長七十高齡的年紀,要不了幾天就會被凍病。
老族長也沒有太堅持,聽了梁高山的話,留在了蘆花灣。
麥香託了軍營裡的伙伕,幫忙買了一千斤的粗糧,也就是玉米麵和高粱米。另外,還買了三百斤大白菜。為此,軍營裡出動了五輛貨運大馬車,麥香額外給了三十兩銀子的運費。
糧食買好了,連車都沒有卸,就放在了軍營裡。第二天一早,麥香請了一天的假期,帶著三個親兵,親自將糧食送往棗子溝。
一天的時間,棗子溝已經打了上萬口土磚了。
糧食來了,村裡人總算鬆了一口氣。
糧食再不來,大家就要餓肚子了。沒有糧食,吃不飽的話,哪裡有力氣修建宅子?
修建宅子,採用了麥香的建議:土磚牆,用三合土砌牆,離地面一米高左右,用石頭砌牆。宅子全都修建成土磚,房頂用茅草或者稻草遮蓋,等日後有了銀錢,再換上青瓦。
幸好,西北雨水少,倒不用擔心外面下大雨,屋裡下小雨。
麥香在村裡呆了兩個時辰,和村裡人寒暄了一陣,安慰了他們一番,這才帶著三個親兵走了。臨走之前,她給幾個特別困難的家庭,都留了二十兩的銀子。又留下話來,梁家坳的孩子們去上學堂,每個人每年她會資助十兩銀子,作為買筆墨紙硯的費用。
村裡的人目送著她遠去的方向,心裡都不禁大大的鬆了口氣,踏實了許多。
如今,麥香已經是從四品的將軍了,又是榮國唯一的女將軍。這樣看來,就連皇上,都很信任和重視她啊!如此看來,老梁家的要在西北崛起,並不是多難的事情。
最起碼,日後孩子們有學堂可以上了。一個人一年的學費,也不過才二兩銀子。有了她給的這十兩銀子,一年的花費,綽綽有餘了。
帶著感恩,帶著激動,帶著美好的憧憬,村裡人成群結隊的站在村口送別,直到看不見麥香了,依然還站在遠處,觀望了許久。
有了蘆花灣的人的幫助,三十座簡單的農家小院,僅僅用了一個月,就全都修建好了!此時,已經是初冬時節。這個時候,老梁家的人,全都住上了行宅子。附近村落的人,都不禁十分的羨慕,大家一起移民過來,然而還有好些人家還沒有開始修建宅子呢!
在別的村落,修建宅子,那是要排隊的。
抽籤排在後面的人家,可不是還沒有宅子的影子。
棗子溝的人有宅子住,那是因為糧食充足,又有專業人手的幫助。所以,宅子修建得快。其他村落的人,因為缺少銀錢,缺少糧食,也沒有幫手,進度自然就慢了。
麥香瞭解到了這個情況,就建議趙彥:“將軍,如今麓山地區還有好些移民沒有宅子住,不如抽調一些將士,去幫忙修建宅子?”
趙彥聽了,沒有多想,就同意了:“嗯,你說的也對。作為麓山地區的最高指揮官,百姓們沒有宅子住,我有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再有兩天,去修建水庫的將士就要回來了!這樣好了,就先點一百人去幫助那些百姓修建宅子吧!等修建水庫的人休息兩天之後,再把他們派出去,幫忙修建宅子!”
派去修建水庫的人,基本上都是出自農家的,好些人還有過修建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