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感。”( 《 為了物語的冒險 》)有讀者問村上“羊男”代表什麼,村上說他也不知道。河合隼雄從心理學角度加以評論:“我認為現在有必要透過故事來恢復對於人們十分重要的深層意識。如今人們過於在日常層面上思考問題,小說也往往走這一條線。而村上則在另一條不同的線上移動,所以無論如何都和以前的小說不一樣。我讀村上小說時就覺得他這個人講的故事很重要,料想不少現代人會因此得到拯救。”( 河合隼雄:《 傾聽心之聲 》)可以認為,村上是透過使現實世界虛無化、使虛無世界現實化來驅入事物的本質的。並藉此重新構築現實世界,其後卻又強調新的世界的虛無化本質,並在這一基礎上把握存在的本質,把握自己意識的根。
而這一切當然都是藉助大跨度的想像力得以實現的。去年一月同村上春樹在東京見面時筆者曾問及這一點。他說想像力誰都有,難的是接近那個場所,找到門、開啟、進去而又返回——“我並沒有什麼才華,只不過具有這項特別的專門技術。”在小說中他也常借主人公之口強調想像力的重要性。如在《 挪 》中他認為罷課的那夥小子的“真正敵手不是國家權力,而是想像力的枯竭”。在《 海邊的卡夫卡 》中更是一吐為快——“更讓我厭倦的,是缺乏想像力的那類人,即T?郾S?郾艾略特所說的‘空虛的人們’。他們以稻草填充缺乏想像力的部位填充空虛的部位,而自己又渾然不覺地在地面上走來竄去,並企圖將那種麻木感透過羅列空洞的言辭強加於人。……缺乏想像力的狹隘、苛刻、自以為是的命題、空洞的術語、被篡奪的理想、僵化的思想體系——對我來說,真正可怕的是這些東西。……缺乏想像力的狹隘和苛刻卻同寄生蟲無異,它們改變賴以寄生的主體、改變自身形狀而無限繁衍下去。這裡沒有獲救希望。”並進一步總結道“一切都是想像力的問題。我們的責任從想像力中開始”。當然,這裡所說的想像力並非就文學而言,而是就人的生命狀態甚至某種system( 體制 )進行拷問。這無疑也源於他的文學想像力“這項特別的專門技術”。
txt小說上傳分享
優雅的距離感:村上春樹小說的特點(3)
優雅的距離感
有的小說以對現實生活的近距離剖析而絲絲入扣鞭辟入裡,有的則以遠距離眺望而蕩氣迴腸發人深省。村上的小說則以若即若離的透視催生“潤物細無聲”的藝術感染力。總的說來,日本傳統小說尤其“私小說”具有極重的私人性以至私秘性,樂此不疲地表現一己的喜怒哀樂和身邊雞毛蒜皮的瑣事,極少展現氣勢恢弘的歷史畫卷和驚心動魄的文武角逐,缺乏廣闊的政治視角和豐沛的人文關懷。因而同自己、同他人、同周圍事物站得太近,近得令人窒息。而村上明確說他討厭這類日本小說,討厭其中出現的亂糟糟黏糊糊的家庭關係、親屬關係和人事關係。因此,他的作品明顯有一種距離感。
其距離感首先表現在主人公同周圍人的關係設計上。“我”始終以平等的姿態對待每一個人並同其保持一定距離,從不居高臨下地指手畫腳,不自以為是地強加於人,強人所難,更不黏黏糊糊緊挨緊靠任何人。村上幾乎不寫人與人之間陰溼齟齬的糾葛,不許主人公擅自闖入他人的私生活區和精神疆域,甚至找不出對“我”以外之人的心理活動的描述。作者在一次接受《 文學界 》雜誌採訪時說:“儘可能讓作者同讀者處於並列位置”,“而若視線從上往下,作品是絕對不會有說服力的”。“我寫作時,總有一種想把自己的悄悄話講給某處一位朋友聽的心情,理解的人自然理解。”(《 為了物語的冒險 》)結果,這一自然而優雅的態度,使得無數青年男女不知不覺接受了書中那顆孤獨、寂寞而又真誠和友善的心,引起他們微妙而強烈的心靈震顫和共鳴。可以說,在村上的小說中,主體性常常離開客體性,而在更高的層次上把握客體。或許正應了那句套話:距離產生美。
其次,距離感還表現在對社會制度、對官僚組織、對權力、權術、權威的無視和揶揄,表現出小人物隨遇而安卻又拒絕同流合汙的自尊與傲骨。村上甚至對自己置身其間並賴以生存的“高度資本主義化”的現代都市也從未懷有好感報以青睞。讀他的小說,幾乎感覺不出東京這個世界第一大都會如何富庶繁華如何流光溢彩,感覺到的只是冷寂、殘缺、滑稽和格格不入。主人公這個都市生活者首先是個都市叛離者,總是惶惶然尋找他的精神歸宿和心靈故土——總是同外部堂而皇之的存在保持一定的距離,固守自己的靈魂制高點和精神優勢。寫到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