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比較溫和,看上去甚至有些憨厚。智慧和聰明的區別就在於前者有更深的內涵。聰明者有發達的頭腦,智慧人有強大的心靈。太聰明就有點讓人放不下心,放不下心,誰又敢託付終身呢?
現今是QQ當道的世界。當然,不是指QQ聊天,而是指智商IQ和情商EQ。富人的發家固然需要了不得的智商,但情商也必須異常發達才行,又特別是在中國這個“人際關係高度曖昧”的商業背景下,如果太精於世故往往會適得其反。“過,猶不及也!”
孔明IQ很發達,EQ更了不得。要殺孟獲這個蠻酋長,孔明只需用萬分之一IQ便足矣,然能用EQ來駕馭,能有“七縱七獲”的耐心和等待老孟的牛腦筋轉過彎來,實在不易。如果換作他人,老孟即使有100個腦袋也不夠砍,但砍了老孟100個腦袋將會有1000個老孟跟你練。千秋以來,人們記住孔明的仍然是他的《 出師表 》,他的“揮淚斬馬謖”,他的“空城計”,他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從本質上說,孔明的不朽不在功績而在個人魅力,不在聰明而在智慧。
可是天下有些富人卻不能悟透其中的玄機關節,只想用最經濟、最便宜的方式獲取最完美、最廣泛的結果。因此,他們便挖空心思,不擇手段,他們認為只有自己才會想到這樣的好辦法。可惜,他們卻錯了,誰也不是傻瓜,小花招、小聰明、小伎倆遲早都會大白於天下。到時,富人都會為自己的所謂聰明付出代價。明明有規則,富人以為自己可以打擦邊球,可以在守規矩與犯規矩之間求得大利益。可是等擦出火花、引火燒身的時候,他才知道遠離禁區,永不違規的人,才是天下最聰明的人。
聰明難,糊塗更難。要糊塗,首先你要夠聰明,只有聰明到極致的人才能真糊塗。他們就是智者慧者。老子曰:大智若愚,大言希音,大直若曲,大辯若訥。好一個“若”字,富人要“智且慧”,不是裝得出來的。
真正的高人是一臉豬像,可心中敞亮。
富人還得學著點。
小說裡如果兩個情敵相爭,笑到最後的,多半是看上去有點憨頭憨腦的那一個。
傻人有傻福,因為他簡單,他實在,讓人信任,給人安全感。和他在一起,身心就放鬆了,不再有那麼多的算計和警惕。人首先要解除了彼此的威脅,才有可能相互靠近。傻人正因為他傻,那種憨憨的樣子,讓你感覺到發自內心的真誠和友好。
傻人傻,也就不敏感,不多疑,對於誤解和傷害就有著更多的承受力。傻,很多時候意味著執著和忠貞,也意味著寬厚和誠實,這就讓人感動,讓人喜歡了,不知不覺站到了他的一邊。
所以,傻人無意中得到的,可能比聰明人費盡心機得到的還多。傻人的“傻”就是他的最大資本。
抱朴守拙,向來是中國哲學中的最高智慧,傻人有傻福,這是民間的經驗總結。聰明過頭的人,往往不能長久,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那種一眼看上去聰明勁一股一股往外冒的人,最終是很難做成大事的。
有很多人費盡心機也富不起來,有些已經富了的人,在小事上翻船,最後成了階下囚,連窮人也當不成,這往往都是聰明害的。大智若愚,真正的大富大貴者,都有幾分傻氣。窮人更不可被小聰明迷惑。
不義之財風險大
建築在罪惡之上的財富大廈,就像一座龐大的冰雕,太陽一出,就化為烏有。錢對他們來說不算什麼,這就是這類富人的另一大罪惡!他們從社會非法掠奪來的財富,不是正常的回報社會,往往是畸形的消耗,最後造成社會財富的浪費,這和企業家賺了錢又投資,錢始終在社會上迴圈是兩碼事。
非法斂聚的大筆錢財都是怎樣處理的呢?
石崇的方式是跟人鬥富;和�的方式是把財寶裝進倉庫裡,什麼也不幹,只想體會糧滿倉,錢滿庫,天下就數我老和富的感覺;呂不韋的方式是搞政治投機,想借對異人這個“奇貨”的“可居”,達到由大商賈到大相爺的轉化;陶朱公的方式是美人在抱,泛舟五湖,恣意山水之間。
現在的富人對不義之財的處理方式可不跟古人相同,一旦銀子到手,富人們會馬上買房置地,賄賂關係,申請簽證,吃喝嫖賭。反正錢來得容易,花了也就花了。
對這些富人而言,沒錢痛苦,有了不義之財也痛苦,他們生怕有一天會雞飛蛋打,到手的白花花的銀子會變成水。對於這些富人來說,有大筆非法財富就像包二奶,一方面快意於金屋藏嬌,魚水之歡;另一方面又懼怕東窗事發,身敗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