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內有三桅福船十艘,兩桅哨船二十艘,其他鳥船、快船不下百艘,儼然一直中等規模的艦隊。只不過主力大艦上面的火炮數量稀少,正如李敖所說,他們不缺船,獨缺火炮和火藥。
水寨佈局很合理,曾經是戚繼光抗倭時代水師的巡防哨所,不過早已廢棄,如今卻被李家翻新,成為了他們的水師基地。
大小西洋群島地理位置獨特,是天然的水港,距離大陸幾十海里,島礁眾多,不宜被發現,的確是海盜藏汙納垢最好的地方。
島上工匠眾多,造船場有兩千多人,都是比較熟練的工匠,看港內的戰船就知道他們的技術水平了。火藥場有一千多人,不過卻是做著最初級的工作,都是模仿鄧浩楠在北茭鎮火藥坊的做法和工序,偶爾還能看到幾個熟人,他們在這裡竟然都是工頭,而在北茭鎮的時候,卻是給鄧浩楠打雜的。
看到這些,鄧浩楠只能心中苦笑,丫的大意了,以後自己定要多長個心眼兒才是!好在他們只學到了皮毛,否則李平也不會對自己如此的客氣了。
參觀火藥場的時候,管家李德將一千多工人全部叫齊,當眾宣佈任命鄧浩楠為這裡的管事。接著又幫鄧浩楠吹噓了一番,讓所有人都羨慕嫉妒不已。最後又宣佈了成立講武學堂,並且鄧浩楠親自任教授先生的事情,一千多工匠聽後,頓時歡呼了起來,接著恭恭敬敬的給鄧浩楠行跪拜大禮,高聲呼喝——先生!
~~~~~~~~~~~~~~~~~~
感謝書友叼著蘋果、llz432等童鞋的慷慨打賞!
~~~~~~~~~~
如果您感覺本書有什麼地方需要改進,請在書評區指出,巡洋艦定當改進。如果您覺得本書寫的還可以,那麼請允許巡洋艦大吼一聲~~~要收藏!要票票!!~!
┏━━━━━━━━━━━━━━━━━━━━━━━━━┓
┃∷書∷書∷網∷∷∷∷∷∷∷∷∷∷∷∷∷∷∷∷∷∷∷┃
┃∷∷∷∷∷∷∷∷∷∷∷∷∷∷∷∷∷∷∷∷∷∷∷∷∷┃
┃∷W∷W∷W.S∷H∷U∷S∷H∷U∷W.C∷N∷┃
┃∷∷∷∷∷∷∷∷∷∷∷∷∷∷∷∷∷∷∷∷∷∷∷∷∷┃
┗━━━━━━━━━━━━━━━━━━━━━━━━━┛
第十九章 培植班底
鄧浩楠成了這一千多工匠們的教授師傅後,藉著講武堂的名義,先後收門下弟子兩百一十五名,悉心教授知識和技術。
原本鄧浩楠準備照單全收的,不過經過四狗的勸說後才打消了那個念頭。無疑,明朝的森嚴等級制度下,工匠是世代相傳的。這李平從內地挖來的人都是拖家帶口,一家男女老幼十幾口人一併過來。因此,這一千多工匠中,只需要每家給個名額便是,當然也不是固定的,有的人家有好幾個青壯的兄弟,自然要吸收進來了。
四狗的想法很簡單,如果鄧浩楠照單全收,難免給人的感覺是下成了,會降低鄧浩楠的身價的。因此咋四狗和虎子的暗中調查下,發現只有兩百一十五人附和要求,於是便將名額規定到了兩百一十五人。這樣一來,給所有工匠們看起來鄧浩楠收人是有門檻的,不是那麼好進的,給他們一絲榮耀感。
不得不說,四狗的做法取得的效果非常好。這兩百一十五名講武堂弟子,基本上代表了所有火藥坊的工匠們。他們大多數都是十幾歲到三十歲的青壯,有他們進入講武堂,就等於他們的父母兄弟姊妹都被綁上了鄧浩楠的戰車。
鄧浩楠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已經不需要詮釋了,因為他們早就打聽了鄧浩楠的離奇事情,加上四狗、虎子和大牛在暗中的宣傳,以及原來火藥坊那八十幾個工匠的助勢,鄧浩楠的事情被傳的神乎其神的。
這些工匠們從小到大沒有機會上學,祖孫世代沒什麼文化,心中對鬼神自然十分信奉。鄧浩楠作為他們的教授師傅本已經令他們高興了,如今又收下了他們的兒子作為入室弟子,更是興奮的不得了。
當然,鄧浩楠也得靠著自己的真本事令所有人拜服才行。教授工匠們提純火藥原材料自然不在話下,只要鄧浩楠稍微動下腦筋便可以哄得眾人高興了。不過,自己的兩百一十五名入室弟子就不同了,鄧浩楠需要拿出更加吸引人的真本事才行。
為此,鄧浩楠特意派人到香山澳去找葡萄牙人購買了一批試驗器材,主要都是化學試劑,以及試管等化玻儀器。當然這個時代還沒有化學這個分科,西方人稱之為鍊金或者煉丹儀器,不過那些鍊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