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隨著科技的應用,紡織行業內出現越來越多的發明。紡織公會每年都會出資資助一些先進的發明創造者,將他們的新發明應用到工廠當中。
隨著中華帝國科技的進步,帝國湧現出相當多的專門從事科技發明的人群,他們為紡織行業帶來了大量的新發明,其中卷軸紡紗機、走錠精紡機,以及水利織布機等新發明應用到紡織工廠當中後,頓時引發了紡織行業的大規模重組。
原來,新式紡紗機的發明使棉紗產量上升,於是,織布廠收購棉紗價格下跌。那些沒有使用新式紡紗機的紡紗工人不但產量低,而且棉紗又賣不出好價錢。日子久了,他們漸漸的喪失競爭力,很多小作坊漸漸停產,大量的奴隸下崗,日子一天不如一天。
當然,這期間還有一些小插曲。一些作坊主看不慣其他作坊獲得的高額利潤,竟然公然指使奴隸進行搗亂,甚至無理由起訴這些作坊主,因為他們的原因造成紗錠價格下降,導致他們的作坊關閉,員工失業。地方法院經常要處理這些糾紛,由於很多人並不瞭解科技給生產力帶來的巨大幫助,盲目的控告對方擾亂市場價格,反而被判有罪。這些情況的發生屬於必然,經歷了這些事件時候,社會廣泛的開始接受新技術帶來的巨大生產力。
從神武十五年夏天開始,中華帝國本土以杭州、蘇州為中心的紡織工業掀起了大規模的產業**。這次產業**不同於之前的製鹽業的產業**,這次波及的範圍相當廣泛,影響甚為深入。
因為紡織機從開始的機械裝置改革,到後來的精密制錠機,再到水利織布機,其涉及的範圍已經不再侷限於簡單的紡織,而是從機械裝置製造,精密儀器校準,和機械能初步代替人工的全面工業改革。
與其說這次發生在紡織行業的產業**是中華帝國全面進入產業**時代的標誌的話,倒不如說這次是中華帝國即將進入工業**時代的先兆。
在近代史上,進入工業**的標誌是蒸汽機的普遍使用。此時的中華帝國,雖然已經有了蒸汽機,但是還沒有達到全面使用的程度。
當然,最先使用蒸汽機的海軍艦船製造廠,他們已經具備了大規模使用蒸汽機的條件,而礦山的採礦、抽水等設施也都離不開蒸汽機。但蒸汽機裝置昂貴,應用的行業十分稀少,因此不能算是進入工業**時代。
不過,隨著中華帝國新聞事業的蓬勃發展,每天國人需要消費大量的新聞報紙。因此在出版行業,印刷術的改革悄然發生並完成。
這主要得益於平板印刷術的發明,該發明出自中華帝國翰林院的幾個學士。當年他們受神武大帝命令,對於永樂大典進行多次印刷編寫,並將其中關鍵性內容和絕密科技從新整理,編寫進神武大典當中。
神武大典作為中華帝國的文化瑰寶,動員了超過七百位翰林院官員,以及帝國大學在內的全國十二所高等學校的六千餘名教授導師,收錄了從古至今中華五千年曆史書籍七十三萬本,以及外國經典書籍一百零三萬本,其囊括了永樂大典的全部內容,以及詩書禮樂易等全方面的科技、人文、地理、自然、政治、社會等方面的內容,其規模之全面,囊括範圍值廣泛,超過了永樂大典一百倍之多,隧被奉為中華帝國的瑰寶。
皇帝下令編排神武大典的工程浩大,比修建皇家園林和皇家陵園都要困難十幾倍。尤其是皇帝要求不止記錄一部神武大典,要求最少錄製六部神武大典,以防止意外損失。這種情況下,翰林院的官員們為了縮短工期,不得不想方設法的改進印刷技術。
由此,平板印刷術便誕生了。
但該技術最初並沒有在全國得到普及,除了翰林院之外,該技術在新聞出版行業得到大規模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新聞報紙的印刷數量和質量。同時,各種刊印書籍得以大規模發行,讓全國各地都能夠得到大量的印刷書籍,從文化方面令中華帝國跨入了工業**時代的門檻。
中華帝國從經濟上的對外傾銷產品,到文化上的大規模書籍、報紙發行,再到生產力有完全手工到手工版機械化,這標誌著中華帝國一條腿已經邁進了工業**的門檻裡,隨著時間的推移,工業**率先在中華帝國爆發已經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了。
然而,這期間最重要的一個門檻便是落後的封建思想的阻礙。這個思想上的盲區即可以推動社會進步,亦可以將社會拉著倒退。不過,中華帝國成立在大明帝國之後,大明帝國時代,人們的思想已經出現了鬆動,資本主義經濟已經萌芽。因此當中華帝國建立後,隨著帝國的繁榮昌盛,人們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