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那麼,在走向社會時,我們的第一個合作者將是誰呢?換句話說,大學生在大學畢業時,想從事的第一份理想工作是什麼?這是每個大學生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從步入大學的第一天起,就應該問自己,甚至如果條件允許,應該從小就問自己這個問題。

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能說到了要尋找職業的時候,才開始想哪一家用人單位會要我,而是應該在學業規劃的過程中,就設想未來從事什麼職業,朝什麼職業方向發展。

給大家一條建議,就是在開始大學學習的時候,選擇五個自己今後想從事、能從事、環境允許從事的職業。將這些職業,作為自己學業規劃的目標。

為什麼要想從事、能從事、環境允許從事呢?因為大家知道,我們想從事的,不一定是自己有能力從事的,自己有能力從事的不一定是環境允許從事的。這三者是互相約束的。

你想從事什麼職業?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想從事的職業是不一樣的。隨著自己年齡的增大、閱歷的增長,隨著自己對社會認識的改變,很多同學對未來職業的設計可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比如說,小時候可能很崇拜科學家,那時候就想,長大後要做科學家。甚至有的同學非常崇拜解放軍,於是希望長大後參軍成為一名偉大的戰士。還有的同學,非常羨慕宇航員,希望今後能遨遊天際。但是,隨著年齡的增大,到了初中,到了高中,到了大學,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實際,越來越實在,就會把那些很虛幻的夢想,逐漸現實為一個具體的可實現的職業。

選擇自己想從事的職業,與個性有關。我們要問自己,我們的夢想是什麼?性格是什麼?一直以來,有很多專家在研究個性與職業之間的關係。有一些專家認為,一定的性格適合從事一定的職業。如果你的性格不適合從事這樣的職業,就有可能影響到你職業發展的持續性。我們可以根據一些個性測試軟體,來測試自己的職業發展傾向。當然,測試結果並不能就作為你選擇職業的依據,它只是你選擇職業發展方向的一個參考。

每個同學在成長過程中,都應該對自己的性格進行充分的瞭解。但是對於未來想從事的職業,也並不是僅僅依靠個性測試結果就可以決定的,即便個性測試結果充分反映了你的職業傾向性,你的職業發展選擇還是要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以及自身能力的限制。因此,個性測試,只能作為自己職業發展的參考,而不能把個性測試的結果看得太重,以至於推翻自己原來對自我的認識,或者不顧現實能力與現實環境,一味去實踐個性測試結果。

我們可以把個性測試結果,當作周圍朋友的建議,這一建議很重要,但是它必須與個人對自我的評價、自身的能力、周圍的環境結合起來。個性測試就如我們的朋友,當我們準備去從事某一職業,有的朋友會說,你從事這一職業非常好,而另外的朋友會說,你從事這一職業很不好。為什麼呢?他們的建議可能都是正確的,認為從事這個職業好的朋友,他可能看到這一職業與你的優勢相匹配的一面;而認為從事這個職業不好的朋友,他看到的是這個職業對你的未來發展不好的一面。他們的角度不一樣,得出的結論就不一樣。現在很多個性測試軟體,由於開發的研究人員出發點不一樣,設定的引數不一樣,考量的指標體系不一樣,因此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可能同一個人,用不同的軟體進行測試,會得出不同的結果,甚至完全相反的結果。因此,不要一味相信測試,但是也不要輕視測試,把他當作一個朋友,多聽一些朋友的意見,綜合起來總會得到最優的方案。

誰是你的第一個合作者(2)

對於現在的大學生,個性測試更有現實的“參考”意義。受當今教育環境與家庭環境的影響,不少大學生已經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也不知道自己的性格特徵,因此,藉助一些專家的諮詢,藉助一些軟體的測試,會對他們把握自己的個性,選擇自己的未來,提供有力的參考。

你能從事什麼?想從事和能從事是不一樣的。我們的夢想很大,但是實際的能力可能不足以支撐我們去實現夢想,也就是說,能力將影響夢想的實現,能力越強,實現夢想的可能性越大,而能力不足,實現夢想的可能性就小。

有兩個概念,值得大學生關注。一是能力半徑,二是能力拓展。一個人的能力越大,他的“能力半徑”就越大,這一能力半徑所形成的能力圓周,其周長就越長,所觸及的社會面就更寬,他的職業選擇範圍就越廣。而能力拓展指的是,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由於學習積累不同,將具備不同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