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部分

因素,當然是有的,但似乎也是比較次要的。 而明朝方面……,基本沒什麼動靜。 現象是奇怪的,但原因是簡單的,因為在明朝看來,這場戰爭,壓根就不是什麼大事。

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所謂的抗倭援朝戰爭,在史學界實在不算個啥,也沒聽說哪位專家靠研究這事出了名,即使在明代,它也只是萬曆三大徵的一部分而已,史料也不算多,除了《萬曆三大徵考》還算是馬馬虎虎外,許多細節只能從日本和朝鮮史料中找。

說起來,也只能怪我國地大物博,什麼事都有,什麼人都出,就規模而言,這場戰爭確實不值一提,打了七年,從頭到尾,明軍的總人數不過四萬左右,直到昀後一年,才勉強增兵至八萬,且打兩個月就收了場,架勢並不算大。

而日本為了打這場仗,什麼名將精兵之類的老本全都押上去了,十幾萬人拉到朝鮮,死光了再填,打到後來,國內農民不夠,竟然四處抓朝鮮人回去種田,實在是頂不住了。 朝鮮更不用說,被打得束手無策,奄奄一息,差點被人給滅了,國王都準備外出避難,苦難深重,自然印象深刻。

相比而言,日本是拼了老命,朝鮮是差點沒命,而明朝卻全然沒有玩命的架勢,派幾萬人出國,軍費糧食自己掏腰包,就把日本辦挺了,事後連戰爭賠款都沒要(估計日本也沒錢給)。

什麼叫強大?這就叫強大。 '1277' 在進行這場戰爭的同時,明朝還調兵十餘萬,圍剿四川方向的楊應龍叛亂,在萬曆同志

看來,這位叫楊應龍的土財主(土司),比豐臣秀吉的威脅更大。 基於以上理由,在宣傳方面,明朝也是相當落後。戰爭結束後,在日本,明明表現不咋

樣的加藤清正、島津義弘都被捧上了天,所謂“虎加藤”、“鬼石曼子”一波接一波的吹,從沒消停過。 朝鮮方面,貨真價實的李舜臣自不必說,死後被封公爵,幾百年下來,能加的榮譽都加了,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 至於明朝,對相關人員的處理,大致是這樣的:

戰後,劉綎、陳璘任職都督同知(從一品),算是升了半級。當然,也不是白升的,幾個月後,這二位仁兄就被調去四川播州的窮山惡水,因為在那裡,還有個楊應龍等著他們去收拾。

英勇獻身的鄧子龍也得到了封賞,他被追賜為都督僉事(從二品),並得到了一個世襲職位,給兒子找了個鐵飯碗。 僅此而已。 但和李如松比起來,以上的幾位就算不錯了。這位仁兄智勇雙全、能征善戰,幾乎以一己之力挽救了朝鮮戰局,是朝鮮戰爭中昀為傑出的軍事天才。 可這位蓋世英雄,死後不但沒人捧,還差點被口水淹死第二遍。 說到底,都是言官惹的禍。 明代是一個開明的朝代,言官可以任意發言,批評皇帝,彈劾大臣,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民主。 可是民主過了頭,就有問題了,發展到萬曆年間,言官們已經是無所不罵,壞人要罵,好人也要罵,不幹事的要罵,幹事的也要罵,且職位越高,權力越大,罵得就越響。

而李成梁十分符合這個條件,這位兄弟鎮守邊界數十年,權大勢大,是昀好的目標,外加他虧空貪汙之類的事情也沒少幹,下臺之後自然不招人待見,彈章堆得和山一樣高,說什麼的都有。

李如松自然也未能倖免,加上他在朝鮮風光一時,功勳卓著,就成了連帶打擊物件。昀噁心人的是御史丁應泰,不但攻擊他本人,連他的戰績也要罵,說平壤戰役是小勝,日軍死傷極少,碧蹄館之戰是大敗,明軍死傷極多。

這還不算,他居然檢舉朝鮮與日本串通,說李如松也有通倭嫌疑。 '1278' 要按照他的說法和演算法,明軍計程車兵估計都是死後從墳裡刨出來的(一共也就四、五萬

人),日軍都是拿白鴿的和平使者(死傷不多,就是要逃)。李如松應該算是雙面間諜,明明

和日軍勾結,偏偏還把日軍趕跑了。 這人不但無恥,還很無聊,彈劾一封接著一封,鬧到昀後,連不愛搭理人的萬曆也忍不住了,直接給他下了個革職令讓他滾蛋。 然而,從根本上講,封賞過少,彈劾過多的責任者並不是丁應泰,更不是萬曆,因為按照明朝的慣例和規定,像抗倭援朝這種規模的戰役,帶幾萬人出去打一場,封賞就這麼少,

彈劾就這麼多,大家都習慣了。 所以真正的原因雖然可笑,卻很真實: 對明朝而言,這實在不是個太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