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呂不韋心底的秘密,秦王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是一無所知的。他只知道呂不韋是他的“仲父”,是得力的相國。他從諸多事件中深切感到,呂不韋在穩定局勢、強大國家上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他不能沒有呂不韋。
秦王政清楚地記得,呂不韋多次向他申述“撫社稷,安黔首”的主張,以為最緊迫的任務是穩定“主少國疑”的政局,為此,他起用了蔡澤、王舵、蒙驁這樣一些老臣宿將,制定了上本務農、因功授爵等一系列強國富民的措施,不僅使動盪的政局得到了穩定,而且使秦國在諸侯中的地位越來越提高。
秦王政對他繼位以來秦國的幾次較大的軍事行動記憶猶新:
元年,山東諸國最後一次合縱抗秦被粉碎後,晉陽又乘秦主新立,起兵反叛,將軍蒙驁率兵定之,晉陽郡得以安寧;
二年,將軍麋公攻打魏國安邑,斬首三萬;
三年,將軍蒙驁伐韓,取十二城;
四年,蒙驁伐魏,奪取畼、有詭諸城;
五年,蒙驁再次伐魏,奪取酸棗、燕、虛、長平、雍丘、山陽等三十城,置東城。
這一系列勝利,都是呂不韋親自策劃的。不久前,當趙國大將龐煖乘敗燕之威,合縱韓、魏、衛、楚五國兵馬奮力攻秦時,呂不韋使將軍蒙驁、王翦、樊於期、李信、內史騰各帶兵五萬,兵分五路對付諸侯的進攻,呂不韋自為大將,親自督軍。他聽取了王翦關於先攻擊其薄弱的計謀,派精銳隊伍先攻楚國,楚人得知訊息,倉皇撤走,其餘四國見楚國失信,也悄然撤軍。諸侯的合縱遂宣告失敗,再也沒有力量合縱擊秦……
想起這些,秦王政對他的“仲父”不勝欽佩。但是,秦王政也不免有些遺憾:自己既為國君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