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淼看過現在的大部分雜誌,除了愛情小說雜誌還算印刷精美之外,其餘雜誌的精美程度真的堪憂。相反,海外時尚雜誌、女性雜誌或生活雜誌的精美程度卻非常高。雖然國內很多雜誌社宣稱讀者最後是根據雜誌內容來購買雜誌,可問題是,任何人都是視覺動物。一本精美細緻的雜誌和一本粗製濫造的雜誌並排放在一起,哪怕粗製濫造雜誌裡全是大家撰文,估計也賣不出銷量來。而且對於作者來,自己的作品是印刷在銅版紙還是那種普通a4紙,心情也是不同的。
劉淼知道網路的衝擊力還沒有到來,等網路展現出它的獠牙時,這些固守成規的雜誌絕對是第一批被淘汰的。中國的雜誌市場的確很大,但是沒有任何一本雜誌不願意自己處於絕對的壟斷地位。就好比在劉淼(周森)的時空裡,郭敬明不是第一個做青少年雜誌的,但是為什麼他最後是最成功的?在郭敬明之前,可至少還有一本《少男少女》是很成功的。
而且除了《少男少女》之外,每個省都至少有一本屬於自己省份的青少年刊物,如果遇上有單列市的省份,那麼雜誌就更多了。但為什麼最後全國讀者只記住了《少男少女》,然後最後又選擇了《最小說》?很簡單,人類都是視覺動物,尤其青少年更是在內心對浮華虛榮的東西有種難以抵抗的嚮往,所以抓住了這點的雜誌,都會成功。
當劉淼說出他心目中雜誌的樣板之後,張垚第一句話就是,“這得多少錢一本?國內除了時尚雜誌敢賣高價之外,連女性雜誌和生活雜誌都只敢在15元到20元區間徘徊。重要的是,國內雜誌的均價都是3元到5元,按你的製作成本,你單本雜誌起碼得25元以上,而且銷量不過萬的話,你連成本都收不回來。劉淼,不是哥哥打擊你,好歹我們張家也是有投資過文化出版的,你要聽哥哥的話。再說了,我覺得我們做成《薔薇》或《玫瑰》那樣不就挺好了?”
“張垚,你們家也有投資文化出版行業?”劉淼一臉你怎麼這個時候才說出來,早點說出來我就躺下來任你調.戲了。“你們家不是一直做物流和國際航運麼?太不搭界了吧?”
“家族大了,總會有些特別的成員嘛。”張垚滿不在乎地說,“投資文化出版的就是我小姑姑,她其實就是你出書的那個花都文化的小股東。我小姑姑挺喜歡傳統文化的,她自己本來就是學大戲(特指粵劇)的,又喜歡美食和旅行,然後還有點少女心。《薔薇》上不是有個女作者寫的小說很一般但是期期都有她麼?就是我姑姑,她筆名叫桃之妖妖。”
劉淼頓時被張垚小姑那華麗少女的筆名給囧住了,而且他也的確看過桃之妖妖的小說。談不上喜歡,但也算可以一讀。只是這位桃之妖妖小姑寫的小說常常收不住筆,用後世的話說就是腦洞開太大,而且最愛的題材就是‘霸道總裁’、‘野蠻王爺’之類的。其實這類書在某湘某袖還是挺受歡迎的,而且無線上也屬於暢銷題材。可惜在實體方面就不那麼受歡迎了,畢竟實體小說還沒有淪落到快餐文學裡去,因此還算有點層次的讀者都很排斥這題材。
不過劉淼轉念想到張垚的小姑居然是花都文化的股東,哪怕是小股東也是股東不是?那麼自己到時候和花都文化合作,然後借用花都文化渠道發行《少年》的機會是不是大很多?“張垚,你和你小姑的關係如何?她在花都文化的話語權大不大?”
“我明白你想說什麼,但是我小姑再文藝再少女也是張家人,你要有說服她的資本。”張垚聳聳肩,“你能幫她賺多少錢?或者能給她帶去什麼好處?否則你很難說服她。”
“好吧,我明白了。”劉淼想想也是。人家小姑自己投資個雜誌社出版她那些沒人看的小說是人家有錢任性,但是人家幫自己肯定要在商言商,看來投資計劃書還是要做做了。
就在劉淼在張垚家玩遊戲的時候,整個網際網路卻被劉淼點燃的一個火種弄得頓時爆炸了。單眼站和狐狸站首先看到數字站的改版,版面變得更加開闊。這沒什麼,大家都會朝這個趨勢發展,因為上網速度即將提升,那麼版面加寬也是應該的。但是那風格是怎麼回事?這個時候的網際網路還是一群技術宅們自己狂歡的地方,對於技術宅們來說,只要還看得過去,誰管你好看不好看?統統是白底黑字,然後紅藍連結……惟獨數字站這次改版之後就鶴立雞群了。
淡淡的藍灰色背景和偏黑的深灰色字型居然搭配得如此好看,左邊是重點要聞,還用數字站的代表色——紅色給細心的圈了出來;而右邊則是數字站的重點服務連結,免費郵箱、免費主頁、免費電子賀卡、免費同學錄、免費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