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3部分

外,因為政府

能輕易地借款,此外,資本又能逃到哪裡去呢?所以,兌換率的下降以及黃

金從市面消失的原因在於國家對外的支付,而不在於通貨膨脹。對外支付由

於伊比利亞半島的戰爭,由於給予葡萄牙人、西班牙人和奧地利補助金,最

後,還由於購買糧食——在1809 年就增加了大約六百萬鎊,而大大地增加

了;簡而言之,從1805 年至1807 年,英國在大陸上平均每年支付了約三百

萬鎊左右;在1808 年,總數超過了六百五十萬鎊,在1809 年,超過了九百

萬鎊,在1810 年,超過了一千四百萬鎊。還應該指出,英國在世界其他地方

也要付款來維持其駐軍、船舶和機構,以及支付外國人在英國投資的利息:

這後一項,僅荷蘭就從倫敦拿走了三千二百萬盾。最後,貿易收支的逆差在

1809 年是一千五百五十萬英鎊,在1810 年是八百九十萬英鎊,在1811 年達

到一千一百一十萬英鎊。

即使收支平衡,毫無疑問,內閣還是不得不把硬幣送到大陸上去,而且

數量很大:其中一部分是由英格蘭銀行提供的。最重要的原因是由於財政部

的翫忽職守或者無能。據內森·羅思柴爾德說,有一天,在知道東印度公司

力圖售出大量銀幣後,他趕快買了下來又馬上轉賣給未能找到銀幣的財政部

主計長;接著他又負責將此款送給威靈頓,為此,他把款先送到法國,在那

裡買了到西西里、馬耳他、甚至到西班牙支取的匯票。然而,英國政府的收

支總不能正常地得到平衡,因為戰爭、封鎖、開闢遙遠的新市場給貿易造成

的種種條件,使得外國的付款既遲緩而又不正規,而政府若拖延償付國內債

務勢必造成損失;鑑於同樣原因,票據換兌常常不可能實現:例如,政府不

能夠用在德意志支取的票據來供應威靈頓的需要。因此,墊款和運送貴金屬

是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的不僅僅是匯兌率,因為不可能為這些匯劃提供確

切可靠的保證;在1812 年4 月底,威靈頓發現自己缺少五百萬比塞塔。拿破

侖對英國出口的打擊,也給英國製造了一些軍事上的困難。

如果李嘉圖的主張佔優勢的話,皇帝的成功就可能更大,因為李嘉圖的

結論是恢復金本位。如果是那樣,英格蘭銀行就再也不能墊付硬幣,英國政

府就難於維持駐紮在半島上的威靈頓的軍隊。此外,還可能產生通貨緊縮的

危機,從而限制生產活動,並使資本市場緊縮;財政部也會難於籌款。在這

種情況下,怎樣能為戰爭籌款呢?很奇怪的是,英格蘭銀行的反對者們竟絲

毫沒有覺察到這些後果。在學理的論證下面,無疑的隱藏著私人利益:因為

金本位的恢復就阻止英格蘭銀行去維持統一公債,賣空的投機商就會得勝。

同樣可能的是,支援李嘉圖的人並不缺乏卓識遠見,他們明確地認識到,他

的論點會導致與法國媾和。政府卻痛斥這一危險的步驟。首相帕西瓦爾寫道:

“我不得不把所建議的措施視同議會正式的宣言,它要表明我們不論在哪一

種和平條件下都必須屈服,而不願繼續作戰。”因此,恢復金本位的建議在

1811 年5 月10 日便被議會否決了。貶值持續下去;1811 年,儲備金降到三

百萬;黃金的溢價現在達到四分之一;法郎價值超過英鎊的百分之三十九,

漢堡先令超過百分之四十四。在國內,靠收租息過日子的人鬧起來了,金勳

爵向其佃戶要求相當於鈔票價值損失的額外加息。結果,議會只得決定鈔票

應成為具有票面價值的合法貨幣:於是英國在無準備金的條件下,實行強迫

規定紙幣牌價的制度,這種情況總是給靠固定收入的人帶來一定的損失。

在1810 年上半年期間,貨幣危機有如封鎖一樣,並沒有引起工商業者的

不安。相反地,英鎊的跌價有利於出口。但是,在耗盡他們的貸款或者把他

們的流動資金完全變為固定資本後,國外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