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與柏林敕令和米蘭敕令不相容的——那麼他最好是一張也不發。
另一方面,清理市場的工作還遠遠沒有完成。透過向法國的駐外官員行
賄或者由於地方官員的共謀,人們得以隱藏很多非法商品,或者把這些商品
申報為來源合法。對於殖民地物品,皇帝採取了各種權宜之計:他允許以實
物交付關稅,允許荷蘭將沒收的貨物運入帝國按半價折算,同意丹麥放寬期
限把荷爾斯泰因的存貨進口到漢堡,後來又接受普魯士所沒收的貨物作為支
付一部分戰爭賠款;讓所有這些商品都在市場流通,結果就一發不可收拾。
而且,這一套方法引起了激烈的動盪。銷燬沒收的工業品,使這些商品的擁
有者陷於破產;為了重新獲得這些殖民地物品,就得繳納鉅款——在法蘭克
福達九百多萬——其中很多是不能預先付款的;每個國家都堅持按本國利益
來執行特里亞農敕令,這使得商品流通阻滯,直到大家同意只徵收一次關稅
為止;即令是這樣,還是發生了由於普魯士接受以其貶值的紙幣付款,因而
它的納稅證書終於被其它國家拒絕的情況。這個打擊引起了1811 年的經濟大
危機,因此,過高的關稅制加重了原想用特許證來防止的弊害。
精神上的影響也不好。特許證和特里亞農敕令引起了思想混亂,使得人
們以為皇帝承認了錯誤而將放棄大陸封鎖;8 月,在給予美國保證以後,蒙
塔利韋一時也有這樣的錯覺。楓丹白露敕令以及大張旗鼓地加以實施使人們
大為失望;他們自認為所受的打擊比英國人所受到的還要嚴厲,他們認為,
把他們所迫切需要的東西在廣場上焚燬或者扔到河裡去是令人憤慨的;十分
必要時,政府可以設法說服法國人相信,這樣做是出於民族利益的需要,但
這並不能說服其他國家人民。在彼得堡的美國使節曾稱之為“一種汪達爾人①
的政策”,這是普遍的呼聲。另一方面,只給法國人發放特許證,拿破崙就
證明了那些把大陸封鎖看作僅僅是有利於統治國法國的意見是正確的,而破
格優待美國人,則又引起了附庸國及盟國的憤慨。自1809 年底開始,繆拉也
勾結了富歇、烏弗拉爾以及拉布謝爾頒發特許證,俄國看到糧食從帝國運出,
便要法國作出解釋。俄國沒有執行特里亞農敕令,奧地利也是如此。最後,
亞歷山大又採取自由行動:既然法國與敵國做買賣,又允許美國船舶進港,
於是他在1810 年12 月31 日便又對中立國開放了俄國的港口。這樣,新措施
既危害了大陸封鎖,同時也動搖了大陸體系。法國與俄國決裂還有其他的原
因;但是,如果按照大陸聯合的精神,給附庸國及盟國象給法國一樣地發放
特許證,使它們能在帝國各港口作買賣的話,那就可以避免給俄國提供藉口,
而這也無損於照顧美國人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1810 年的航海條例是毫無
用處的,它是拿破崙頑固地奉行重商主義政策的既不合時宜而又危險的一種
表現。
撇開這個錯誤不談,當代人的譴責也不能抹殺拿破崙政策的精明的一
面。他一刻也不打算放棄大陸封鎖,在改進大陸封鎖時,工業的困難在他的
心目中仍處於次要的地位。他立意要解決的主要是財政問題。要發動對奧地
利的戰爭,他必須有錢:允許農民出賣自己的糧食,他就能夠取得稅收,這
一點英國人也注意到了。1810 年,他預見到,要準備對俄國戰爭,就需要更
多的錢:在這一年年底,據估計,特里亞農敕令和楓丹白露敕令給他提供了
一億五千萬法郎,而且還不包括沒收商品的銷售。他始終都按照眼前的需要
來制定政策,得到他所想得到的東西。同時,他把爭取美國的外交手段與這
項財政措施巧妙地結合了起來,在這方面,他也取得了成功。麥迪遜認真對
待拿破崙的諾言,在1810 年11 月2 日,恢復了與帝國的自由貿易,而仍禁
止英國的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