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2部分

議會黨團對這

些協定的態度沒有改變”。同時,自由民主黨也以黨的名義向外長勃倫塔諾

表示,任何懷疑自由民主黨不忠於聯合政府、懷疑它在外交政策問題上的信

任的說法,都是沒有根據的。

把誤解的責任推給新聞媒介,維護自由民主黨的對外形象,這一切並不

能掩蓋日內瓦會議之後基督教聯盟黨與自由民主黨之間在原則和立場上的分

歧,問題並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在此基礎上的阿登納政府的聯合執政仍然是

脆弱的。

沒過多久,自由民主黨與基督教聯盟黨有關選舉權之爭。終於為這脆弱

的聯合敲響了喪鐘。這是後話。

聯邦議院就外交政策的辯論終於來臨。德國社會民主黨,一如既往大唱

反調,堅持了它反對阿登納德國統一政策與巴黎協定的立場。1955 年12 月2

日,在辯論中,社會民主黨領導人奧倫豪爾宣告:從日內瓦外長會議的結局

中,德國社會民主黨確認,聯邦政府以往外交政策的全部計劃已經表明是錯

誤的。阿登納所認為的“聯邦共和國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是迫使蘇聯放棄

它的德國佔領區最有效的方法,。。這個願望並沒有實現。相反,他的擴軍

政策至少給了蘇聯一個稱心的藉口,拒絕重新統一。”奧倫豪爾又明確反對

有關聯邦共和國擴軍的義務。這是阿登納為向西方確保聯邦政府絕對遵守巴

黎協定而提出的。

這就是日內瓦會議為聯邦德國國內政治帶來的結果,它使聯邦德國國內

政治分歧加劇了。按阿登納自己的說法,日內瓦精神是不現實的,也是極其

不幸的,這種精神將聯邦政府的對外政策拖入了一種極其危險的境地。阿登

納設想的聯邦德國第一步應首先爭取在西方聯盟內獲得主權,建設西德統一

的實力基礎,因此阿登納選擇了向西方一邊倒。但是這種做法必然會使需要

面向東西雙方的德國統一受到影響,阿登納於是寄望於西方在冷戰中將戰勝

蘇聯,這樣會迫使蘇聯按有利於西方的方案解決德國問題,這種設想的依據

是東西冷戰尖銳對立,西方實力超過蘇聯。阿登納只要堅持兩點,這種基礎

上的德國統一就會有希望,即必須確保西方承認聯邦德國是整個德國唯一合

法政府,以及德國統一必須遵循和平與自由原則。但是,日內瓦緩和的空氣

使得西方國家對德政策出現了變化跡象,東西雙方都顯露出使德國分裂固定

化的意向,儘管西方還沒能公開表示承認民主德國,卻已默許東西關係現狀,

這對阿登納政策是一個極大的”毒害”。社民黨和自民黨完全有理由就此認

為巴黎協定的簽署也就意味著德國分裂的合法化,也就意味著德國統一的遙

遙無期。因此,日內瓦會議之後,阿登納非但沒能贏得他盡力爭取的反對派

——社會民主黨的支援;也失去了聯合執政的自由民主黨對他政策正確性的

信任,在德國統一的問題上,社會民主黨和自由民主黨都對阿登納及其政策

失去了信心。

《紐約時報》當時評論道:

“經過八年的民族的自我訓練,西德從紛亂之中變得擁有主

權與繁榮昌盛,德國的民主又開始轉向一種不惜一切代價追求權

勢的政策,這種政策曾經導致魏瑪共和國的滅亡。這一點表現在

反對聯邦總理阿登納正直的親西方的隱秘叛亂之中,這種政策已

經使德國獲得今天這樣的地位。這場叛亂只會在德國的新盟友中

引起憂慮。”

受日內瓦空氣影響的並不僅僅是聯邦德國的政治家,西方世界其他國家

同樣也受到了一次大的衝擊,這在蘇共二十大後西方輿論的反應中很清楚的

表現了出來。阿登納所擔心的西方國家會將德國統一與歐洲安全分裂開來的

做法終於發生。

蘇共二十大以後①,法國政府率先跳出了歐洲裁軍必須和德國統一問題相

聯絡的框子。法國新總理居伊·摩勒3 月4 日發表了一通對記者談話。摩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