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5部分

,這是第十七艘以“雷光”命名的戰艦。在雷凌族,每一位皇帝登基之後,都會用當時最先進的軍事技術為自己打造一艘旗艦。萬羅戰皇也不例外。這艘戰艦就是在他登基成為雷凌族的皇帝之後建造的,應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並且參與了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在此之後,萬羅戰皇還對這艘戰艦做了改造,使其始終是雷凌族,甚至是銀河系聯盟最強的戰艦。

必須承認,“雷光”號是一艘十分強大的戰艦,戰力絕對不在“神母”號之下。

在一千多年前,這艘戰艦就在戰場上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在那場“萬王之戰”中。萬羅戰皇就是憑藉“雷光”號的強大戰力,頂住了來自矽魅聯盟戰皇的攻擊,為最終取勝創造了機會。此後,由萬羅戰皇、天聖皇與上一代織星族女皇統帥的銀河系聯盟大軍向北阿爾法星系腹地推進。因為沒有能夠跟“雷光”號、“神母”號等超級戰艦匹敵的戰艦,矽魅聯盟戰皇才意識到,繼續打下去的話不但無法取得勝利,還會遭受更慘重的損失,才不得不跟銀河系聯盟簽署停戰條約。

雖然沒有參與第五次格林尼治戰爭。但是星魂女皇非常清楚“雷光”號的戰力。

嚴格說來,“雷光”號是一艘極為注重防禦的戰艦。也符合雷凌族的特長,攻擊力反到不是很強。

至少在千年前的那場戰爭中,“雷光”號一直充當旗艦,以強大的防禦能力抵擋住了矽魅艦隊的輪番攻擊,從而讓“神母”號等以攻擊效能見長的戰艦能夠集中力量,對矽魅艦隊發動全力一擊。

其實。這正是局面僵持不下的關鍵原因之一。

現在,採取守勢的是織星族艦隊,而佔據攻擊位置的是雷凌族艦隊。問題是,織星族艦隊更擅長進攻,而雷凌族艦隊更擅長防守。如果戰場態勢調轉。戰鬥早就打響了,根本不會形成僵持局面。

當然,還有一個關鍵因素,即織星族艦隊捷足先登,率先進駐哥恩星系。

雖然雷凌族艦隊很快就趕了過來,但是利用這點時間差,織星族軍團控制了整個哥恩星系,還完成了基礎建設。雖然軍團很難在太空戰中發揮作用,但是依靠星系裡的星球,織星族軍團可以部署大量太空戰機,從而在防禦戰鬥中支援艦隊,分擔一些作戰任務,讓艦隊能夠集中到某一個方向上。

說得簡單一點,戰鬥打響之後,織星族艦隊裡的所有戰艦都能集中火力攻擊雷凌族艦隊裡的戰艦,特別是主力艦。至於防守,特別是側翼與後方,完全可以讓已經進駐哥恩星系的軍團負責。因為有軍團的支援與協助,所以織星族艦隊不擅長防禦的問題得到了彌補,同時能夠把攻擊力發揮得淋漓盡致。相反,雷凌族艦隊卻沒有掌握地利,也就無法讓隨行的軍團投入戰鬥。更要命的是,雷凌族艦隊本來就不太擅長進攻。如果無法一舉擊潰已經嚴陣以待的織星族艦隊,後果難以設想。

可以說,就算雷凌族艦隊擁有兵力上的優勢,也難以發揮作用。

真要打起來,就算織星族艦隊佔不到便宜,也未必會落於下風。

星魂女皇很清楚,只要萬羅戰皇有所顧慮就不會貿然發動進攻。當然,這樣的僵持局面也不會一直維持下去。

只不過,是打是撤,並不由星魂女皇決定。

對於目前這種情況,星魂女皇也有點疑惑。

雷凌族艦隊到達之後,即不進攻、又不撤退,萬羅戰皇到底想幹什麼?

其實,雷凌族艦隊來晚了一步。如果早幾天到達,也就是在織星族艦隊跟庫圖姆統帥的矽魅艦隊交戰的時候到達,絕不會出現現在這種局面。遭到兩支強大艦隊夾擊,就算星魂女皇親自披掛上陣也不可能扭轉乾坤。可以說,在這種情況下,織星族艦隊沒有全軍覆沒就是萬幸的了。

問題是,雷凌族艦隊沒有在那個時候出現。

也許,這跟萬羅戰皇過於自信有關,也有可能跟萬羅戰皇與庫圖姆的秘密協議有關。總而言之,雷凌族艦隊來晚了一步。在織星族艦隊擊潰了庫圖姆的矽魅艦隊,並且控制了整個哥恩資訊之後才趕到。

雷凌族艦隊在這個時候才趕過來,還有什麼意義?

顯然,雷凌族艦隊沒有提前趕到,即沒有跟矽魅艦隊聯手對付織星族艦隊,肯定與萬羅戰皇的顧慮有關,即萬羅戰皇不想在這個時候跟織星族翻臉,不想因為這場戰鬥讓銀河系聯盟分崩離析,只是想借矽魅艦隊對付織星族,讓織星族艦隊與軍團無法及時到達北四區,從而掌握戰爭的主動權。

問題是,矽魅艦隊已經戰敗了,庫圖姆也逃走了,萬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