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楊屹可以不把其他人當回事,卻不會不給林烈勳面子。
顯然,這個時候,能夠請動楊屹的恐怕也只有林烈勳了。
這下,楊屹沒有任何理由拒絕返回家園星系了。
還好,在此之前,玉玲瓏已經發來訊息,除了之前的十多個殖民星系之外,玉家已經聯合了另外二十多個殖民星系,組建了一個秘密聯盟。也就是說,這些殖民星系的自治政府都將無條件的支援楊屹。更重要的是,這些殖民星系的武裝力量已經由玉家整合起來,實力絕對不可小覷。
雖然暫時沒有收到星魂女皇的訊息,但是按照楊屹的推測,織星族的援軍足以在半個月內到達格林尼治防線。再說了,楊屹返回家園星系還需要一些時間,也就等於讓織星族的援軍獲得了更多的時間。
把指揮權移交給玉陽之後,楊屹登上了林烈勳的旗艦,一艘s級戰艦。
因為戰鬥已經沒有任何懸念,所以方誌成也把指揮權移交給了手下的軍官,跟楊屹一同返回家園星系。
雖然烽火星上的戰鬥即將結束,但是在楊屹看來,這場戰爭才剛剛開始。(未完待續。)
第五百七十章 勝利閱兵
家園星系,聯邦星,自由廣場。
做為人類聯邦首府所在地,聯邦星曾經是所有人的家園。可以說,人類聯邦的每一個人都與聯邦星有著直接或者間接關係,因為早在數千年前,那些經過了上萬年的遠航,好不容易來到南阿爾法星系的人類倖存者就在此立足,在戰勝與消滅了土著文明之後,成為家園星系的主人。在此之後,隨著人類的足跡一步步向外拓展,獲得了大量殖民星系,才逐漸向外遷徙。正是如此,現在所有人的先祖都來自聯邦星。只是現在的聯邦星,已經不再是幾千年前的模樣。
現在的聯邦星,雖然依然是人類聯邦的首府所在地,但是已經沒有常住居民。
住在聯邦星的,全是各個聯邦機構的人員,包括聯邦政府的行政人員、聯邦議會的議員與軍部的軍人。
當然,隨著人類聯邦的轄區擴大,各個聯邦機構的規模也隨之擴大,從業的聯邦人員同步增加。即便在和平時期,聯邦星上也有上億居民,而在戰爭時期,聯邦星上的居民更是超過五億。
這五億聯邦工作人員中,有大約一半住在自由廣場所在的希望之城。
其實,自由廣場就是聯邦星上的標誌。
這座廣場,已經存在了四千多年,見證了人類聯邦的興衰。
早在四千五百多年前,也就是人類聯邦成立初期,就有人提議,在聯邦星上建設一座具有象徵性的建築物。只是當時的條件極為惡劣,各個地方都在大搞建設,沒有多餘的資源來建造這種象徵性的建築物,所以這個提議擱置了起來。直到數百年之後。也就是第一次格林尼治戰爭爆發之後,面對強悍的敵人,在幾乎所有人都絕望的時候,玉霆軒大元帥為了振奮人心,才建造了這座廣場。嚴格說來,不是建造。因為根本沒有什麼建築物,也就沒有耗費太多資源。
這只是一座廣場,也是人類聯邦轄區內最大的廣場。
當初,玉霆軒大元帥在決定建造這座廣場的時候就明確提到,這是一座象徵著勝利與自由的廣場,專門為戰勝強敵而凱旋歸來的將士準備。此後的數千年裡,這裡也就成為了凱旋者的舞臺。
第一個方陣出現的時候,四周的民眾開始歡呼。
走在方陣前面的是一名年輕的將軍,在他身後是一萬名神色肅穆的將士。
這名將軍。就是楊屹。
只是,跟在他身後的將士並非來自烽火星,而是來自九個戰區,準確的說是九個戰區司令部的官兵。
回到家園星系,楊屹才知道軍部的閱兵安排。
雖然很是不滿,但是楊屹也別無他法。如果早知道的話,他會帶上在烽火星上跟敵人浴血奮戰的軍團返回家園星系,至少是其中一部分。因為在楊屹看來,只有那些跟他並肩作戰的將士才有資格獲得踏上自由廣場的權利。其實。這也不能完全責怪軍部,因為這場閱兵本來就不合規矩。
按照傳統,只有在戰爭結束之後,才會在自由廣場上舉行勝利大閱兵。
雖然矽魅大軍已經撤退,但是戰爭並沒結束,還有很多殖民星系在敵人手上。聯邦當局也沒宣佈結束戰爭狀態。按傳統慣例,不應該在這個時候舉行勝利大閱兵,因此軍部沒有做相關安排。在楊屹跟林嘯廷返回家園星系的時候,由自治政府聯盟派遣的軍團收復了大部分被敵人控制的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