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6部分

�蛑�暗媒�腥�嫣講猓�諶範�四康牡氐那榭鮒�蟛拍芙�鋅佔涮�盡�

無人探測器攜帶了量子通訊裝置,在到達目的地之後就將對附近區域進行探測,並且把探測到的資訊實時傳送回來。如果目的地有危險,那麼損失的只是無人探測器,而不是整支艦隊。

前幾次空間跳躍,並沒發生意外。

當然,這並不表示今後不會發生意外。

別忘了,格林尼治隕石帶的範圍極為廣闊。按照隱靈族提供的航線圖,格林尼治隕石帶的南北寬度超過了十萬光年,相當於南阿爾法星系長徑的三倍。即便是最短的航線,航程也在十五萬光年以上。如此遙遠的距離,就算是流影艦也要進行上百次空間跳躍,因此這是一短極為漫長的旅途。

完成第十次空間跳躍之後,艦隊已經航行了大約兩千光年。

在此,楊屹讓艦隊做了第一次停留。

其實,艦隊航行的距離不算遠,仍然在格林尼治隕石帶南部區域。楊屹讓艦隊在這裡留下來,只有一個原因,即這裡有一顆直徑超過三千公里的星球,可以在此建立一處支援運輸飛船的據點。

因為只是臨時據點,主要用途是為運送物資的飛船提供落腳之地,必要的時候充當物資中轉站,所以建造工作不算麻煩,有卡爾森在,還有玉家提供的大型工程裝置,也花不了多少時間。

只是,楊屹給卡爾森提出的要求並不是這麼簡單。

楊屹要求的不只是一座物資中轉站,更是一座牢固的,能夠據守的要塞。按照楊屹的說法,沒人知道今後會發生什麼事情,也沒人知道能不能在北阿爾法星系站穩腳跟。如果遠征行動一切順利,那還好說。問題是,如果不像預料的那麼順利,那麼就得在遭遇挫折前多做一手準備。

顯然,楊屹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簡單的說,如果在進入北阿爾法星系之後遭到矽魅大軍全力反擊,沒能站穩腳跟,甚至遭受慘敗,那就得撤退,至少要跟敵人脫離接觸。這個時候,一座牢固的要塞具有決定性的意義。

其實,這也是楊屹制訂的遠征計劃的核心部分。

這就是,在進入北阿爾法星系之前,在沿途建立大量堡壘級要塞,依靠這些要塞鞏固透過格林尼治隕石帶的戰略航線,以此確保生命航線暢通無阻。即便遠征行動一帆風順,這些要塞也能成為後繼部隊的立足之地。等到沿途的要塞全都建立起來後,楊屹擁有的不只是一條戰略航線,而是一片廣泛的區域。也就是說,楊屹打算利用建立在航線上的要塞控制格林尼治隕石帶。在這些要塞完成之後,楊屹統帥的人類軍團進可攻、退可守,不但能憑此掌握戰爭主動權,還擺脫了對其他勢力的依靠。

顯然,這也是楊屹積極主導遠征北阿爾法星系的根本目的。

別說楊屹,即便是肖問天,也不會狂妄到認為人類聯邦能在織星族的支援下戰勝強大的矽魅聯盟。要知道,就算銀河系聯盟的所有文明聯合起來,也未必能夠戰勝矽魅聯盟。遠征北阿爾法星系,名義上是要透過積極主動的反擊主導戰爭走向,可是隨著雷凌族、隱靈族等頂級文明相繼出兵參戰,就算楊屹能夠在反擊中旗開得勝,還獲得了星魂女皇的支援,也不可能成為這場戰爭的主宰者。此外,在戰爭規模擴大之後,就算楊屹不情願,也必須藉助其他文明的支援。到這個時候,哪怕星魂女皇親自出面,也只能選擇妥協,以此獲得雷凌族與隱靈族等頂級文明的支援與協助。由此可見,楊屹主導的反擊行動並不能帶來主動權,最多隻是維持現有局面。

在此情況下,楊屹依然積極主張發動戰略反擊,為的就是開闢一片新天地。

關鍵是,在楊屹看來,格林尼治隕石帶是人類聯邦唯一的出路。

雖然格林尼治隕石帶裡沒有多少資源,也沒有多少可供人類生存的星球,但是隻要在此站穩腳跟,只要成為能夠左右兩大聯盟實力對比的一股力量,只要能夠決定和平與戰爭,人類就能在此生存下來。

也許,楊屹不是第一個想到這一點的人,不過肯定是第一個採取行動的人。

數千年來,人類聯邦都沒受到重視,至少沒有獲得應該獲得的尊重與待遇。繼續留在銀河系聯盟,人類聯邦不但難以發展壯大,甚至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在對某個頂級文明構成威脅的時候遭受滅頂之災。人類聯邦要想發展壯大,要想成為一股不被任何人小覷的力量,就得脫離銀河系聯盟。

雖然前途未卜,但是楊屹信心十足。

這不是選擇,而是唯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