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團的進攻。
事實上,哪怕是一千支戰兵軍團,也足夠重創一個一流頂級文明瞭。
由此可見,如果說極境族是四個二流頂級文明的支柱,那麼昆陽族就是四個二流頂級文明的基本保障。只要昆陽族還在,只要昆陽族的戰兵軍團還能戰鬥,那麼沒有任何一個文明敢於挑戰四個二流頂級文明。(未完待續。)
第八百零六章 勉強自保
相對而言,在四個二流頂級文明中,兵域族的口碑最好,也最為光鮮,卻是最平淡無奇的一個。
很簡單,兵域族擁有的只是稀有金屬與艦隊。
雖然依靠絕無僅有的珍貴資源,兵域族富甲天下,更眾多文明建立起了貿易關係,也贏得了很多文明的好感,但是這種依靠資源的發展方式,顯然不可能讓兵域族獲得讓其他文明畏懼的實力。
只不過,這也在情理之中。
很簡單,兵域族存在的主要價值不是增強四個二流頂級文明的影響力,而是緩解跟三個一流頂級文明的關係。在過去數千年裡,兵域族一直充當著中間人的角色,跟三個一流頂級文明的關係最好。
其實,只是這一點就讓兵域族變得不可否缺。
關鍵就是,如果沒有兵域族起到的緩衝作用,那麼在幾次格林尼治戰爭期間,銀河系聯盟恐怕早就在內戰中灰飛煙滅了。
當然,兵域族依靠的不只是資源,還有強大的艦隊。
雖然在規模上,兵域族艦隊比不上雷凌族艦隊,總共只有近五萬艘戰艦,其中主力艦不到一萬艘,而雷凌族擁有大約六萬艘戰艦,其中主力艦超過一萬艘,但是在質量上,兵域族艦隊不比雷凌族艦隊差多少。關鍵是,兵域族艦隊的主力艦中,幾乎全都是sss級,而雷凌族艦隊的主力艦中只有三分之一是sss級。更重要的是,兵域族艦隊的戰艦的平均服役年限在五十年左右,而雷凌族艦隊是一百多年。很明顯,以艦隊的戰鬥力衡量,兵域族艦隊在雷凌族艦隊之上。
從某種意義上講,艦隊才是兵域族最主要的資本。
數千年來,兵域族一直讓艦隊保持著較高的更新頻率,絕大部分戰艦的服役時間只有幾十年,最長不到一百年,而最短只有十多年,不只是為了透過採用更先進的技術來保持艦隊的戰鬥力,還與兵域族的外交政策有關。說得簡單點,兵域族淘汰下來的戰艦在技術上並沒落後,至少對絕大部分文明來說,這些戰艦依然非常先進,戰鬥力也足夠強悍,遠遠好於已有的戰艦。也正是如此,兵域族一直在向其他文明出售退役的戰艦,而且是除了礦產資源之外最多的出口商品。
戰艦是軍火,而軍火貿易顯然不只是貿易。
在出售退役戰艦的同時,兵域族會根據對方的要求對戰艦進行改進,主要是改造配套的生態系統,讓其他文明能夠駕馭。此外,兵域族還會為出售的戰艦提供技術支援,某些時候甚至要派遣人員為購買戰艦的文明提供技術指導。只不過,這還沒結束。一艘普通戰艦的服役時間長達數十年,甚至數百年。在此期間,戰艦需要進行必要的維護保養,還會消耗大量彈藥物資。因為建造戰艦的費用太高昂,所以很多弱小的文明會對戰艦升級改造,也就需要兵域族的支援。結果就是,從兵域族購買戰艦的文明,大多成為了兵域族的盟友,至少得維護跟兵域族的關係。
正是如此,兵域族不但擁有眾多的盟友,而且跟很多文明保持著良好的關係。
相對極境族來說,因為兵域族沒有多大野性,願意輸出效能先進的戰艦,還願意跟其他文明平等相處,所以兵域族有著更好的口碑。更重要的是,透過兵域族,其他三個二流頂級文明才能獲得其他文明出產的稀有資源。也正是獲得其他文明支援,兵域族在銀河系聯盟議會的影響力遠在另外三個二流頂級文明之上。
顯然,兵域族不只是二流頂級文明跟一流頂級文明的緩衝區,更是二流頂級文明在銀河系聯盟的形象大使。
當然,這還不是全部。
透過出售稀有礦產資源,以及效能先進的戰艦,兵域族富甲天下,擁有的資產甚至超過三個一流頂級文明。只不過,這些資產並不完全歸兵域族所有,而是歸四個二流頂級文明共同擁有,只是由兵域族掌管。此外,因為兵域族跟其他文明有著良好關係,所以一直以來都由兵域族出面從其他文明購買必須的資源,特別是在四個二流頂級文明都不出產,或者是產量稀少的貴重資源。正是有了這些不可否缺的資源,極境族才能夠維持在整個銀河系聯盟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軍事工業,昆陽族也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