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時候給予行星一個向外的動能,就能讓行星擺脫主序星的引力束縛,不至於在主序星坍塌的時候跌入引力場陷阱。雖然需要的能量非常巨大,但是理論上並不存在無法解決的問題,需要的只是一臺足夠大,或者足夠多的大型原能轉換器。因為原能與空間的關係,即便不考慮利用原能產生的影響,也必須提前儲備足夠多的原能,所以還需要一個足夠大的原能儲備器。所幸的是,楊屹已經為我們提供瞭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
“什麼辦法?”
“聖器。”
康盛女王微微一愣,不過隨即就想到,玉洪興說的是楊屹提供的聖器。
“根據我們的研究,楊屹提供的聖器與我們所在的三維宇宙沒有直接關係,即不會從周圍空間獲取原能。雖然我們對聖器的瞭解還遠遠不夠,但是可以肯定,聖器輸出的原能與周圍空間無關。也就是說,只要能夠有效利用聖器,就能獲得足夠多的原能,而楊屹顯然能解決這個問題。”
“然後呢?”
“當然,為了保險起見,我們依然需要製造足夠巨大的原能儲存器。當然,在技術上沒有什麼問題,至少不存在無法解決的技術難題。比如說,我們可以透過儲存原晶來解決儲存密度的問題,確保在關鍵的時刻能夠獲得足夠多的原能。可惜的是,我們無法用原能解決所有麻煩。”
“什麼意思?”
“簡單的說,就算這一切都成功了,行星在恆星系的主序星爆炸之後擺脫了引力場的束縛,還獲得了一個足夠大的加速度,最終能夠到達光速,也會因為失去了主序星提供的光與熱而導致環境徹底完蛋。也就是說,在此之後,我們需要營造一個足夠良好的,至少能夠讓我們生存下來,而且能維持很長一段時間,至少上萬年的生態環境。顯然,這是一個依靠我們現在的技術手段無法解決的問題。就算在理論上,我們依然能利用原能,可是實際操作中存在很多無法解決的問題。”
“比如……”
“其實,問題依然出在原能上。簡單的說,就算我們擁有聖器,也未必能夠保證在逃亡期間能獲得足夠多的原能。”玉洪興嘆了口氣,才說道,“當然,我們可以利用現在掌握的技術手段來降低原能的消耗速度。比如,在逃亡開始之後,可以在星球內部設定一個代替主序星的人造能源,而且由聖器直接驅動,從而在星球內部產生一個全封閉的生態圈,確保在沒有主序星的情況下,依然能夠出現適合我們生存的環境。雖然這項工程極為浩大,但是在逃亡的過程中有足夠多的時間,而且為了生存,相信星球上的所有人員都會積極的參與到這項工程中來。我們也可以採取一些手段確保原能供應,比如儲備足夠多的原晶。問題是,我們做的研究表明,在離開了南阿爾法星系之後,聖器很可能失去價值,至少輸出原能的效率會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恆星系統之外的空間與恆星系統內部的空間有很大區別,而且很多不為我們所知。如果原晶也會由此失去價值,那麼我們就無法獲得足以讓生態環境維持上萬年所需的能量。”
康盛女王眉頭緊鎖,認真思考著玉洪興說的這番話。
“等等……”那名長老在這個時候說道,“一萬多年前,我們的先祖就能從銀河系來到南阿爾法星系,他們當時是怎麼解決這個問題的呢?”
“顯然,這也是當初建造逃亡飛船的關鍵所在。”
“什麼意思?”
“相對於行星級別的天體,逃亡飛船小了幾個數量級。更重要的是,由人類科學家建造的逃亡飛船,其實都是一個全封閉系統,即內部能量幾乎不會散發出去,因此在逃亡開始的時候加速到光速,然後保留下一次減速所需要的能量,而維持生態系統所需要的能量其實並不多。其實,這也是逃亡飛船的尺寸受到限制的關鍵所在,即造得太大的話就無法控制能量的散發速度。很明顯,在行星級別的天體上,我們現在沒有任何辦法弄出一個類似的全封閉系統。”
“這……”
“當然,辦法不是沒有,只是實施的難度很大,而且需要你們的技術支援。”
“什麼辦法?”
“採用傳統的手段獲取能量。”
康盛女王微微一愣,說道:“你是說,不依靠原能?”
玉洪興微微點了點頭,說道:“如果能夠在星球內部儲存足夠多的氫元素,我們就能在逃亡途中依靠核聚變獲取足以讓生態系統維持上萬年的能量。當然,如果有條件,我們甚至能夠獲得讓星球在到達目的地之後減速所需的能量。很明顯,哪怕以原能為基礎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