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77部分

意跟人類聯邦結盟,人類聯邦也不會跟極境族結盟。很明顯,如果極境族沒有能夠跟人類聯邦結盟就得單獨承受另外三個二流頂級文明的怒火。

只是從軍事角度來看,這就行不通。

很簡單,極境族在南部大區,人類聯邦在北部大區。只要極境族跟人類聯邦結盟,控制了中心大區、西部大區與東部大區的另外三個二流頂級文明必然做出選擇,即要麼南下攻打極境族,要麼北上攻打人類聯邦。顯然,這並非困難的選擇。人類聯邦的實力更弱,而且缺乏發動進攻的必要條件,比如沒有足夠多的盟友,因此很難對北部大區之外的文明產生足夠的影響。也就是說,哪怕人類聯邦發動進攻,也無法迅速取得決定性勝利,更別說一舉消滅三個二流頂級文明。極境族卻截然相反,有足夠強大的實力,還有足夠強的影響力。只要極境族發動進攻,另外三個二流頂級文明未必能夠招架。此外,在過去數千年裡,威脅主要來自北面,因此南阿爾法星系防線全朝向北面,能夠有效的抵抗來自北面的進攻,對南面的威脅卻沒有什麼防範力度。

綜合這些因素就不難看出,如果當時極境族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恐怕早就被另外三個二流頂級文明聯手攻滅了。

其實,這正是長老會刺殺了仁慧女王的關鍵所在。

當時,仁慧女王極力主張跟人類聯邦和平相處,而且跟玉玲瓏的往來極為密切。為了表達出誠意,仁慧女王暗中向玉玲瓏保證,極境族不但不會出兵攻打人類聯邦,還會在戰爭期間支援人類聯邦,只要有需要,甚至會為了人類聯邦跟另外三個二流頂級文明決裂,即向另外三個二流頂級文明開戰。

顯然,仁慧女王認為,只要極境族保持跟人類聯邦的關係,即具有很強的威懾,另外三個二流頂級文明就不會貿然發動戰爭。哪怕這種局面難以長期維持下去,但是隻要人類聯邦趁此機會發展壯大,擁有了對抗二流頂級文明的實力,就能夠形成均勢局面,也就沒有哪個文明敢於發動戰爭。

只是,仁慧女王顯然太高估自己,小看對手了。

雖然她的表態讓局勢得到了緩和,但是昆陽族、狂獸族與兵域族早就下定決心,根本不會因為極境族的威脅就放棄戰爭意圖。很明顯,仁慧女王的舉措把極境族擺在了三個二流頂級文明的對立面上。更重要的是,三個二流頂級文明首先對付的肯定不是人類聯邦,而是極境族。

當時,兵域族與狂獸族已經做好了向極境族宣戰的準備,而且制訂了一份戰爭計劃。在戰爭爆發之後,首先由兵域族的艦隊發動進攻,然後由狂獸族的軍團掃蕩南部大區邊緣區域的恆星系。按照這份計劃,只要在前期取得了重大勝利,兵域族與狂獸族就能夠說服昆陽族出兵參戰。哪怕昆陽族沒有參與進來,在重創了極境族之後,兵域族與狂獸族也有理由將極境族排除在針對人類聯邦的戰爭之外。很明顯,哪怕極境族沒有戰敗,也將因為遭受的巨大損失而變得無足輕重。

隨後,昆陽族的態度出現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

到此,昆陽族、狂獸族與兵域族的同盟關係得到了確立,而極境族遭到孤立,處境極為兇險。

更重要的是,直到這個時候,人類聯邦都沒有為戰爭做好準備,玉玲瓏也沒有就是否結盟的問題給予正式答覆。

也就是說,如果仁慧女王繼續堅持跟人類聯邦結盟的政策,那麼極境族將首當其衝的遭到昆陽族、狂獸族與兵域族的攻擊,而沒有完成戰爭準備的人類聯邦顯然無法幫助極境族度過難關。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仁慧女王遇刺身亡,極境族也回到了原來的道路上來。

只是,長老會掌權之後,極境族並沒有全面倒向昆陽族、狂獸族與兵域族,而是有所保留的參與了針對人類文明的戰爭。即便在人類聯邦一再敗退的情況下,極境族也沒有改變基本立場,即只為昆陽族、狂獸族與兵域族提供非作戰行動方面的支援,沒有派兵參與攻打人類聯邦的作戰行動。

很簡單,那些長老也不笨,知道攻打人類聯邦會付出多大的代價。

只不過,在過去幾百年裡,長老會的成員並不是完全明白這個道理,或者說受到其他因素影響,已經偏離了初衷。

其實,這也跟康盛女王有關。

在康盛女王的王權得到確立之後,一些長老出於個人利益,在對待這場戰爭的態度上出現了微妙變化。關鍵就是,如果堅持從寒心女王開始的與人類聯邦交好的基本政策,康盛女王將成為最大的贏家。隨著王權一步一步的鞏固,康盛女王必然接管大權,長老會也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