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團上戰場的機會很少,也就很難獲得足夠的實戰經驗。只有讓軍團到戰場上去戰鬥,才能讓官兵獲得經驗,也才能夠打造出一支強大的地面部隊。
正是如此,在莫輝王之前,兵域族就主動承擔起了次要戰線上的作戰任務。雖然為此付出了極為慘重的代價,但是也收穫了極為寶貴的經驗。更重要的是,透過數十年的戰鬥,鍛煉出了一批不算太差的老兵。
至少在莫輝王登基的時候,他擁有的不再是那些毫無經驗的新兵。
當時,兵域族擁有最強大的艦隊,以及戰鬥力比狂獸族軍團更強,而且規模比昆陽族軍團更大的地面部隊。
顯然,這也是莫輝王實現野心的本錢。
可以說,只要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下去,特別是在鞏固了佔領的恆星系,也就是北部大區的恆星系之後,莫輝王就擁有了更另外兩個王抗衡的資本,至少能夠壓制住獸神王,獲得跟明炎王對抗的資格。
只可惜,楊屹的迴歸改變了一切。
在無法戰勝人類聯邦的前提之下,莫輝王的野心必然無法實現,即兵域族無法守住已經佔領的恆星系,也就失去了所有資本。對莫輝王來說,這無疑是最大的打擊,而且這也很有可能成為他死扛到底的關鍵因素。如果他認為將因此失去一切,那麼在投降與戰死之間就有可能選擇後者。
當然,他會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康盛女王還不知道,至少無法肯定。(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地下工廠
當然,首先要做的就是找到莫輝王。
康盛女王沒有去北四區的前線,而是來到了兵域族的母星,只是因為她相信,莫輝王不會愚蠢到留在前線等待人類軍團的反擊。在楊屹迴歸與明炎王失蹤等事件發生後,莫輝王再蠢都會回到母星上。不管接下來是繼續打下去,還是和平結束這場戰爭,兵域族都得依靠自己的母星,因為繼續打下去需要母星上的資源,而跟人類聯邦進行和平談判也要用母星的資源做籌碼。莫輝王並不笨,完全能夠看清楚其中厲害關係,也就會留在母星上面,或者在附近的某個地方。
只是,這顆星球早已變得面目全非。
過度的開採,不但破壞了星球上的自然環境,還對星球的結構產生了影響,比如地殼變得很不穩定。如果不是掌握了先進技術,而且加以利用,恐怕早在幾百年前就無法在這顆星球上開採資源了。
當然,康盛女王不得不承認,兵域族的運氣確實太好了。
在此之前,康盛女王只知道兵域族的母星上蘊藏了大量貴重資源,而且是其他星球上沒有的貴重資源,卻不清楚這些資源的分佈情況。當然,不止是她,恐怕連昆陽族的統治者也一樣。
直到現在,康盛女王才有了一個準確的瞭解。
兵域族母星上的貴重資源,也就是那些特種金屬礦藏,幾乎全都在地殼裡面,而且埋藏深度並不大,一般也就幾千米,最多不過幾十千米。也就是說,全都是淺層礦藏,也就是極易開採。更重要的是,儲量極為驚人。在以往,兵域族一直限制貴重資源的出口,不是因為儲藏量太少,而是為了賣更高的價格。簡單說,就是透過減少供應,讓這些儲量不算少的貴重資源變得極為昂貴,從而獲得超額利潤。事實上,也正是用這種手段,兵域族成為了銀河系聯盟最富有的文明。
至於這些資源到底有多少,康盛女王也無法判斷,只是從遍佈星球表面的礦坑來看,肯定不會少到哪裡去。
當然,這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這場戰爭產生的影響。
要知道,只是從開採規模來看,在過去幾百年裡開採出來的資源比銀河系聯盟的幾千年還要多得多。
圍繞著兵域族的母星飛了幾圈之後,康盛女王來到了一處巨大的礦坑上方。
只是從外觀上看,這座礦坑跟其他的沒有什麼區別,只是稍微大一點,而且挖掘得更深一些。當然,真正的區別不是肉眼能夠看到的,而是原能波動,即在這座礦坑底部有一個很強烈的原能波動。
顯然,很不正常。
要知道,在其他的礦坑裡面,全都是由原能驅動的自動化開採裝置,即便有少量人員操作與維護,也只是普通的兵域人。雖然有一些駐軍,而且大部分都是擁有小型原能轉換器的戰兵,但是集中部署在幾座軍營裡面,而且實力都不算強大。至於從這個礦坑底部發出來的原能波動,不但極為強大,還一直在變化。
只是,康盛女王沒有急著進入礦坑。
很簡單,那不是偽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