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沒有這個承諾,人類聯邦早已覆滅。
此後不久,極境族就以戰爭準備不夠充分,沒有足夠多的運輸飛船,以及物質保障不到位為由,拒絕了由兵域族與狂獸族發起的請求,沒有派遣軍團參戰,也沒派遣戰艦增強艦隊的實力。
至於第二個因素,問題並不是很大。
人類聯邦早就完成了戰爭動員,也做了充分的準備。雖然很多預備隊還沒有達到戰鬥狀態,即招募的新兵還沒有完成訓練,但是有足夠多的預備隊,而且大部分預備隊已經具備了基本作戰能力。就算戰鬥力不夠強,不過只要需要,這些預備隊依然能夠在關鍵時刻發揮應有的價值。
相對來說,第三個因素才是關鍵。
雖然有足夠多的預備隊,但是要把這些預備隊送上戰場,也就是部署到位,需要足夠的時間。如果敵人在這個時候大舉進攻,前線軍團又沒能穩住戰線,就無法及時讓預備隊部署到位。
也就是說,前線軍團的表現決定了人類聯邦的生死。
當時,最大的問題不是軍團的戰鬥力,而是官兵計程車氣與鬥志。
別忘了,首先參戰的全是正規軍團,也就是人類聯邦的常備軍團,不但所有官兵都是正規軍人,平時也接受了嚴格的訓練。簡單說,這些軍團的官兵都是職業軍人,其存在的價值就是在上陣殺敵。
俗話說的“養兵千日,用兵一時”也就是這個道理。
顯然,這些主力軍團的戰鬥力都不是問題,而且已經在之前的戰鬥中得到證實。
真正的問題,只是任何讓這些軍團的官兵接受現實,即從反擊轉變為防禦,放棄看上去唾手可得的勝利。如果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後果肯定難以想像。要知道,如果官兵的鬥志出了問題,那麼就算有再強的戰鬥力也發揮不了。如果官兵無法接受現實,也就失去了跟敵人浴血奮戰的理由。甚至可以說,如果前線官兵產生了誤解,比如認為是後方的政客決定跟敵人妥協,就會認為遭到了背叛,到時候別說繼續抵抗強敵,這些官兵沒有陣前倒戈就算是萬幸的了。
問題是,要讓前線官兵接受現實,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簡單,當時的戰局在表面上依然對人類聯邦有利,至少看上去是人類軍團掌握著主動權。只要打下哨所恆星系就能恢復戰前的防線,從而控制整個北部大區,甚至迫使四個二流頂級文明接受停戰。更重要的是,聯邦當局之前的宣傳全部以此為基礎,以此來鼓勵前線官兵浴血奮戰。結果就是,前線官兵都相信,只要他們能夠頂住壓力,趕在敵人的援軍到達之前佔領哨所恆星系,就能夠創造出一個理想的停戰環境,從而結束這場戰爭,至少是暫時結束這場戰爭。現在,要想讓前線官兵相信,人類聯邦已經錯過了最佳的時機,繼續打下去不但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還會讓局勢惡化,甚至是遭受慘敗,需要的不只是一個理由,更不是幾句話那麼簡單。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一個人挺身而出,並且成為了人類聯邦在這場戰爭中的第一個軍事統帥,也就是第一個獲得元帥軍銜的軍人。
他也是玉家的人,叫玉擎宇,是玉真的第五個兒子,也是玉洪洋的祖父。
當時,他只是一名普通的軍團長,而他統帥的軍團正是攻打哨所恆星系的主力。
在玉真前去跟極境族協商的時候,他就收到了訊息,知道大勢已去,接下來要做的是鞏固已有的防線。雖然他對這個結果也完全無法接受,但是他很清楚,如果錯過機會,人類聯邦就沒有未來可言。只不過,他同樣知道,要想說服基層官兵,特別是軍團的骨幹,也就是基層軍官,絕對不是靠幾句話就夠了。要讓官兵接受這個殘酷現實,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讓官兵認清現實。只有產生了直接認識,官兵才能相信撤退是唯一行得通的辦法,也才會心甘情願的執行軍部下達的命令。
顯然,重點是如何讓官兵認清現實。
為此,玉擎宇做了一件對他來說是絕對愚蠢,可是對基層官兵、對軍團、對人類聯邦來說卻是絕對正確的事情。
這就是,趕在玉真與極境族達成秘密協議之前發動了一次進攻。
當時,極境族的艦隊已經參戰,還擊退了人類艦隊,控制了哨所恆星系的航線。雖然人類艦隊沒有被消滅,也沒離開戰場,但是已經無法像之前那樣為軍團提供支援,更別說協助軍團發動進攻。更重要的是,極境族的一支運輸船隊已經到達,為守衛哨所恆星系的昆陽族軍團送來作戰物資。就算昆陽族軍團還沒調整過來,人類軍團還擁有一些優勢,只是要想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