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候,以及用什麼方式釋放這些戰俘。
顯然,阿連特故意拖延,也就是在為備用方案做準備。
按照莫輝王所說,由明炎王提出來的備用方案並不是主要計劃,因此在前期準備的時候並沒有投入太多資源。這一點,從昆陽族精銳軍團的作戰行動就能看出來,即仍然有部分昆陽族精銳軍團參與了進攻行動,而且充當了進攻的急先鋒。因為準備不夠充分,所以在進攻遇到麻煩,知道不可能透過進攻消滅人類聯邦,必須啟動備用方案的時候,也就需要足夠多的時間完成前期準備,比如為所有執行任務的昆陽族戰士提供一枚威力巨大的,足以毀掉一個恆星系的星球炸彈。再說了,備用方案涉及到上億個恆星系,哪怕昆陽族有足夠多的精銳戰士,也無法同時將這些戰士全都派出去,更別說讓他們同時到達目的恆星系,必然得有個先後順序。也就是說,只是完成前期部署都需要足夠多的時間。哪怕各方面的準備工作同時開展,沒有幾個月肯定無法完全到位。
由此可見,阿連特在這個時候拿戰俘威脅極境族與人類聯邦就是為了爭取時間。
也正是認清了這一點,所以玉明輝才明確提到,人類聯邦不會因為戰俘向敵人妥協,也就不會給敵人更多的時間。
玉明輝答應給康盛女王三個月的時間,其實也是有依據的。
關鍵就是,極境族已經以人類聯邦盟友的身份參戰,雖然那些之前在前線活動的極境族飛船並非全都返回了南部大區,但是剩下的也不是很多,而且大部分遭到了破壞,無法繼續使用,至少得花一些時間維修。在昆陽族、狂獸族與兵域族中,唯一有能力在短期內修復這些飛船的是兵域族。現在的問題是,兵域族已經向極境族投降,退出了戰爭,而阿連特能夠利用的最多隻是留在前線的兵域族軍團與艦隊。因為沒有後方提供的支援與保障,所以只是依靠艦隊官兵,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內修復這些受到破壞的飛船。很明顯,阿連特缺少將昆陽族精銳戰士送往目的恆星系的飛船。三個月的時間不算多,就算能修復一些飛船,也無法將上億名昆陽族的精銳戰士送往目的恆星系。只是再拖下去,也許阿連特就能夠透過其他渠道獲得運送手段。
別忘了,在三個二流頂級文明之外,還有成千上萬的文明參與了針對人類聯邦的戰爭。
雖然在極境族轉向之後,大部分文明做出了理智的選擇,至少是保持沉默,不再積極參與作戰行動。在極境族的積極努力之下,已經有不少文明改變了立場,或者準備加入極境族與人類聯邦的陣營。但是昆陽族、狂獸族與兵域族的影響力沒有完全消失,仍然控制了不少的文明。這些文明大多分佈在東部大區與西部大區,與極境族的關係並不密切,幾乎不受極境族的影響。也就是說,如果這些文明依然積極的投入這場戰爭,最多隻需要三個月就能為阿連特提供足夠的飛船。
其實,這就是三個月時限的關鍵所在。
當然,針對這一點,極境族已經展開行動,即派遣人員前往這些文明,讓這些文明認清當前局勢。
只是,沒有人敢保證能夠讓所有文明退出戰爭。
事實上,也許沒有多少文明會因為極境族的遊說而退出戰爭。
很簡單,在戰場局勢上,佔據優勢的依然是昆陽族、狂獸族與兵域族,人類聯邦的反擊並沒有取得決定性勝利,甚至沒有收復北四區的所有恆星系,更別說整個北部大區。極境族也只是宣佈參戰,卻沒有采取實質性行動,動員起來的艦隊與軍團全都在南部大區,而且處於防守態勢。至於楊屹,因為不可能親自去每一個文明展示實力,所以對這些文明的影響微乎其微。對於這些還沒有認清局勢的文明來說,保持中立是明智之舉,而繼續支援昆陽族等三個二流頂級文明也算不上失誤。再說了,阿連特需要的只是把昆陽族精銳戰士送到目的恆星系的飛船,小型快速飛船就足夠了,因此對這些文明來說,提供不算貴重的小型飛船來換取一個機會,確實是非常划算的買賣。要知道,提供飛船不等於直接出兵參戰,因此很多文明並不知道這麼做的後果有多麼嚴重。就算是那些已經動搖了的文明,也會相信這不會對人類聯邦構成直接威脅。也就是說,哪怕人類聯邦是最後的勝利者,也不會因為提供了小型快速飛船就去懲處其他文明。
所幸的是,上億艘飛船顯然不是任何文明都有的。
在明確了這一點之後,極境族把重點放到幾個實力強大,而且擁有龐大運輸船隊的高階文明身上。
當然,這幾個文明跟極境族的關係還算不錯。
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