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傳導原能的介質,而葛雷根人正是透過地龍與原能關聯到一起。雖然所有葛雷根人都活著,但是成千上萬個葛雷根人聯絡到一起,就成了一個更加巨大的生物。
不,不是一個普通的生物,或者說無法用“生物”來衡量。
這是一個由成千上萬,甚至是數億個葛雷根人組成的智慧體,一個透過巨大的數量達到更高階別的智慧存在。
也就是說,這顆小行星因為有了這麼多的葛雷根人而擁有了智慧。
說得形象一點,這就像是一臺超級光腦,每一個葛雷根人只是一塊運算晶片,而地龍只是這臺光腦的基本構架。也許葛雷根人的智慧並不是很高,可是這麼多的葛雷根人透過地龍聯絡起來,然後共同處理資訊,那麼這臺巨大的光腦的運算速度,也就是這顆小行星的智慧絕對不低。
或許,這也是阿羅多認為葛雷根人是最聰明種群的根本所在。
只是,對這裡的每一個葛雷根人來說,下場都很悲慘,因為他們貢獻出了一切,也為此犧牲了一切。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們不再是有生命的矽人,只是一塊沒有思想、沒有意識的晶片。
難道說,葛雷根人存在的價值就是成為一個螺絲釘?
雖然在矽魅聯盟,幾乎所有種群都有強烈的集體觀,很多矽人會為了種群的集體利益做出大無畏的犧牲,阿羅多就是一個鮮活的例證,但是沒有一個種群有集體智慧,也沒一個種群宣揚集體智慧。很簡單,所有種群的矽人都有獨立性,有自己的思想與意識,也很在乎個人成就。
難道說,葛雷根人天生與眾不同?
真是如此的話,做為矽魅聯盟中的另類,葛雷根人又是怎麼存在下來的呢?要知道,在過去的幾百萬年裡,矽魅聯盟被那麼多戰皇統治,絕對不是每一個戰皇都能夠容忍另類的存在。
就算葛雷根人靠集體智慧,發展出了先進的科學技術,也會被某些戰皇當成威脅。
再說了,矽魅聯盟沒有依靠技術的傳統,即便在與銀河系聯盟的戰爭中,矽魅聯盟也沒有重視技術。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葛雷根人生存了下來?
或者說,是什麼原因讓葛雷根人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楊屹很是疑惑,可是一時之間也想不到合適的理由,也就只能靜下心來,繼續感知周圍的情況。
不管有沒有更多的發現,至少現在已經知道,葛雷根人是矽魅聯盟中的另類。(未完待續。)
第八百八十三章 神秘飛船
不多時,楊屹的猜測得到了證明。
葛雷根人確實依靠集體的力量獲得了更高的智慧,那些附著在地龍身上的葛雷根人,其實都算不上是真正的個體。雖然他們都還活著,但是也只是活著。他們喪失了個體意識,只有大腦還在活動,完成一些複雜運算。因為矽魅聯盟沒有光腦這樣的裝置,也沒有發達的量子科技,所以只能靠擁有智慧的個體,或者說是矽人的大腦來完成複雜的運算。只是矽人的大腦顯然無法跟量子計算機,也就是光腦相提並論,在處理複雜資訊時的速度很慢,才需要這麼多的葛雷根人。
那麼,這裡到底有多少葛雷根人?
楊屹沒有細數,也根本數不清。按照他的估計,這顆小行星裡面就算沒有十億,也至少有八億葛雷根人。就算葛雷根人的智商也不是很高,跟其他種群的矽人差不多,這麼多的葛雷根人併網執行,處理能力肯定十分驚人。可以說,這顆小行星其實就是一臺由葛雷根人組成的超級計算機。
果真如此,這臺超級計算機就有一個主控晶片。
那麼,這個主控晶片在哪?
產生這個疑問之後,楊屹就沒有急著返回,一邊感知周圍的原能波動,一邊朝小行星的內部沉去。
通常情況下,主控晶片應該在中心位置,以便同時控制周圍的晶片。
只不過,這也只是楊屹的猜測,畢竟這不是一臺真正的超級計算機,而且執行方式跟計算機沒有多少共同點。只是按照他的推測,如果真有一個主控晶片,那麼在小行星的中心的可能性最大。
接下來的一個發現,證明了楊屹的這個判斷。
這就是,在地龍體內流淌的那些原能,維持著所有葛雷根人的生命,相當於超級計算機中的電流,而這些原能全都來自小行星的中心處。也正是如此,楊屹之前才判斷這裡有一臺大型原能轉換器。地龍無法產生原能,只是原能的載體與輸送渠道,這些原能全都來自小行星內部的那個巨大的原能轉換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