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都是偶然與意外的結果,但是在過去的幾百萬年裡,矽魅聯盟在跨恆星系統宇航技術領域根本就沒有任何收穫。就算銀河系聯盟的文明更聰明,也未必能在相同的時間內取得突破。
當然,這些其實都不是關鍵。
真正的關鍵,還是那個假想。
這就是,按照該假想,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的智慧生物都是被創造出來的,而且銀河系的智慧生物很可能是同一個創造者的傑作。雖然在創造了之後,創造者並沒有干預各個智慧生物的進化過程,但是留下了一個至關重要的東西,可以說是開啟牢房大門的鑰匙,也就是人類在第一紀元末期的重大發現。如果沒有這個重大發現,人類就不可能飛出母星,更不可能把銀河系的各個智慧文明聯絡起來。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北阿爾法星系,即當初的神皇也是在有了那個重大發現後,才把矽魅聯盟的各個種群聯絡了起來,並且率領這些矽基智慧生物戰勝了強大的野生矽獸,成為了北阿爾法星系的主人。很明顯,創造者留下的那把鑰匙至關重要,決定了智慧文明能否飛出誕生的恆星系。那麼,問題是,創造者為什麼沒留下第二把鑰匙,也就是跨恆星系統的宇航技術?
如果跨恆星系統宇航技術真的存在,而且能夠被人類這樣的智慧文明發現,那麼創造者肯定知道。
顯然,創造者有什麼理由對自己創造出來的文明封鎖如此重要的技術?
在此之前,楊屹始終想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在看了這篇資料之後,楊屹產生了一個讓他自己都很震驚,覺得難以置信,卻又不得不相信的念頭。
這就是,各個恆星系統都各有一個,甚至幾個創造者。
很簡單,人類等來自銀河系的智慧文明都是碳基智慧生物,而北阿爾法星系的矽魅聯盟的各個種群是矽基智慧生物。也就是說,兩者有本質上的差別,就算都有基因,也沒有多少相似性。
從這個角度來看,銀河系聯盟與矽魅聯盟肯定不是同一個創造者創造出來的。
果真如此,那麼創造者肯定不希望自己創造的文明離開誕生的恆星系統,也就沒有留下跨恆星系統宇航技術。
想到這,楊屹忍不住暗自嘆了口氣。
很簡單,他還想到了一個問題,即創造者同時也是監獄的獄警,在創造了文明之後,卻禁止文明離開自己看守的監獄。
只是,楊屹覺得這是一個悖論。
關鍵就是,如果創造者真是管理監獄的預警,那就不應該留下讓囚犯開啟牢房大門的鑰匙。原因就是,如果人類沒有在第一紀元末期掌握跨恆星系宇航技術,肯定無法離開誕生的太陽系。雖然太陽系裡的資源遲早會枯竭,但是以人類在第一紀元的技術水準,那肯定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也許要幾百萬年,甚至更久,才能耗光太陽系的資源,也才會被迫離開太陽系。如果人類仍然在太陽系裡面,沒有找到其他文明,銀河系肯定不會在一萬多年前徹底毀滅。
由此可見,創造者留下開啟牢房大門的鑰匙與阻止文明飛出恆星系統完全無關。
也就是說,創造者不是監獄的預警。
那麼,創造者為什麼沒有留下跨恆星系統宇航技術呢?
其實,楊屹不是第一個想到這個問題的人。
早在第二紀元末期,就有人類科學家想到了這個問題,還提出了相關假設,並且收錄在科技資料當中。
雖然這些假設千奇百怪,有些根本說不通,但是所有假設都有一個共同點,即創造者沒有限制智慧文明的能力,只是無法提供更多的幫助。其中最有名的一個假設是,各個恆星系統與誕生在恆星系統裡面的文明不是由同一個創造者創造的,前者的主要目的是透過創造的恆星系統來約束與限制智慧文明的能力,將智慧文明禁錮在一個範圍之內,而後者的目的是幫助智慧文明獲得更強的能力,並且突破所受限制。簡單的說,前者創造了恆星系統,讓智慧文明無法突破恆星系統間的距離障礙,而後者則在幫助智慧文明,讓智慧文明能夠飛出誕生的恆星系與恆星系統。按照這個假設,前者才是獄警,而後者是幫助智慧文明翻出監獄圍牆的朋友。
當然,這只是假設,不但沒有得到證明,連最基本的理論都沒有。
只是,這些假設也從一個方面解釋了楊屹產生的疑問,不過也同樣沒有給最主要的問題提供答案。
這就是,創造智慧生物的創造者為沒什麼沒有留下跨恆星系統宇航技術?
如果創造者的目的是讓其創造的某種智慧生物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