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肯定十分不利。別忘了,在航線斷絕之後,楊屹已經不可能獲得來自後方的增援。戰鬥總會有傷亡,敵人卻能夠獲得源源不斷的補充。打消耗戰,楊屹很快就會輸掉手裡的全部籌碼。
只是,消耗肯定無法避免。
為此,楊屹只能重用龍神女皇,重用那些忠於龍神女皇的矽魅軍團。
可以說,楊屹根本沒別的選擇。
玉陽等人並不笨,雖然楊屹沒有明確提到這一點,但是在楊屹反覆強調龍神女皇與矽魅軍團的重要性的時候,玉陽就已經想到了這一點,知道楊屹這麼做也是迫不得已,是為了減少人類遠征軍與織星族的戰鬥傷亡,是為了堅持得更久一點,也是為了能夠在將來的某一天讓官兵回到親人身邊。
只不過,要讓龍神女皇麾下的矽魅軍團挑起重擔,顯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也正是如此,玉陽才提出由人類遠征軍的主力軍團充當先鋒,替主力部隊掃清前進道路上的障礙,而且楊屹答應了下來。此外,織星族軍團將同時在其他發祥上發起佯攻,吸引與牽制敵人的兵力,必要的時候得阻止敵人向戰場增兵。雖然玉陽覺得,應該從人類遠征軍與織星族軍團中抽調一部分兵力組建一支預備隊,以便應付預料之外的情況,但是楊屹認為沒這個必要,加上兵力本來就不夠,玉陽也就沒有堅持。關鍵就是,楊屹發動這場反擊的目的並不是奪取那個恆星系。
按照楊屹的部署,此次反擊的目的是給予敵人重創,盡最大努力殺傷敵人,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以此遏止敵人在近期發動新的進攻。簡單說,就是透過這次反擊讓敵人無法立即發動總攻。
也可以說,楊屹的目的是爭取時間。
雖然從長遠來看,拖下去人類遠征軍極為不利,但是短期內,楊屹依然需要足夠的時間調整部署。
說白了,當前的戰場形勢對人類遠征軍來說就是一盤死棋。
因為各個恆星系被敵人分開,導致兵力嚴重分散,所以只要敵人再次發動進攻,分散在各地的軍團很有可能被殲滅。雖然主要是織星族軍團,但是對楊屹來說,織星族軍團的重要性還在人類遠征軍之上。不是說織星族軍團的戰鬥力更強,而是織星族軍團的存亡將決定織星族的立場。
對於這個問題,楊屹說得很清楚。
如此一來,在發動全面反擊之前,必須彌補防線上的漏洞,把被敵人分割開來的恆星系連線起來,也就需要足夠的時間,還得保證敵人無法在此期間內發動新的進攻,也就是掌握戰場主動權。
其實,這也是楊屹主張對敵人重兵把守的恆星系發動反擊的主要原因。
只有透過這樣的反擊,透過大量殺傷敵人的有生力量,消滅敵人的軍團,才能讓敵人失去發動進攻所必須的兵力,而且能對敵人計程車氣與鬥志給予重創,甚至迫使敵人花費等多的時間調整部署。
目的很明確,只是在玉陽看來,達到這個目的的難度非常大。
關鍵不是人類遠征軍能否完成任務,而是充當主力的矽魅軍團能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任務。
很簡單,敵人不會被動挨打,在遭到攻擊之後,肯定會奮起抵抗。
因為兵力有限,就算有織星族軍團在外圍牽制,人類遠征軍負責掩護,留給主攻部隊的時間也不多,所以能否快速完成反擊任務,達到反擊目的,然後及時的將投入戰鬥的軍團撤回來,才是關鍵所在。
顯然,這也是最大的問題。
用玉陽的話來說,如果充當主力的是人類遠征軍,他不會有半點擔心,因為即便不是主力軍團,也有足夠強的戰鬥力,能以更高的效率戰鬥,也就能夠用更短的時間完成任務。除此之外,人類遠征軍的兵力並不多,因為在投入戰鬥與撤出戰鬥的時候能保證速度,對運輸力量的要求也不太高,哪怕遇到了麻煩,也能迅速撤出來,避免與敵人糾纏在一起,也就不會演變成持久消耗戰。問題是,主力是矽魅軍團,而矽魅軍團的戰鬥效率顯然遠遠不如人類遠征軍。在投入戰鬥的時候需要更多的時間展開,而在撤出的時候也需要更多時間,還需要更多的運輸力量。再說了,同時指揮幾千個矽魅軍團作戰,如果在指揮環節上出了問題,那絕對是一場災難。更加讓玉陽覺得頭大的是,楊屹沒有給他足夠多的時間,也就無法讓作戰計劃做的更詳細。在玉陽看來,沒有詳細的作戰計劃,甚至算不上是作戰計劃,八千多個矽魅軍團不出問題才是怪事。
玉陽擔心的問題,楊屹也知道,只是他沒有給玉陽更多的時間。
不是他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