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諸葛亮見劉備受窘,連忙出聲解圍道:“溫侯息怒!我家主公將不過十員,兵不過五萬餘,寄人籬下,豈敢與溫侯結怨,此番請溫侯到襄陽一聚,實乃我主想聯合溫侯,共討曹賊!”
“曹賊不忠不義,把持朝綱,操控當今聖上,我輩忠義之士,無不欲將其除之而後快,溫侯乃我輩之楷模,應身先為前,匡扶漢室,誠如此,實乃天下百姓之幸也!”
諸葛亮雙目清澈,毫無虛假之色,但呂布豈會信他,正欲開口拒絕,這時,黃承彥卻是大怒道:“諸葛孔明,溫侯乃是老夫引來的,若是你欲害他,便亦把老夫一同殺了!”
“老師在此,徒兒豈敢造次,若是溫侯不願,我等亦不敢強迫,不過溫侯身在荊州,若讓他人得知,走漏風聲,必遭大禍,還請溫侯稍等片刻,讓我主立刻派人回襄陽,調來一支兵馬護送溫侯!”
“我等三人自有自保之力,不必勞煩劉皇叔費心了!”
呂布冷然回覆,諸葛亮聽罷,微微一笑,向劉備投去一個眼色,劉備心領神會,向呂布作揖一拜道:“青山不改,綠水長流,他日若能再見溫侯,備必當再做請教,雲長,翼德還不快快讓開!”
“兄長!!這這!!!”
張飛一聽,頓時滿臉不願,眼中盡是憤恨,回頭向劉備叫道,劉備怒瞪張飛一眼,張飛不敢忤逆劉備之意,只好忿忿不平地策馬讓開,至於關羽,口中雖無異議,但臉色卻盡是冰冷殺意。
黃承彥見狀,在呂布耳邊低語幾聲,然後先拍馬往下方走去,呂布隨後跟上,文丑、甘寧護在最後,虎目一直盯著關羽和張飛,隨時防備兩人的偷襲,至於關羽和張飛亦在等待諸葛亮的命令,隨時準備出擊。
不過,直到呂布等人的身影漸漸遠去,諸葛亮的令聲卻久久未落,關羽、張飛皆焦急不已,正欲諫言,卻聽劉備低聲說道。
“你等不必急躁,軍師早派其書童,持我軍令,往襄陽趕去,我等在此拖了呂布足有三個時辰,想必此時趙雲,陳到,廖化三位將軍已領兵出城,趕往伏擊地點。”
“原來先生早有安排!!”
關羽聞言,驚呼一聲,心中腹誹這諸葛亮著實恐怖,在剛才如此倉促之間,竟然一連做出瞭如此之多的安排,可見此人推算的速度,是何等的駭人!
諸葛亮臉上帶著一抹淡笑,拱手回禮,然後又是說道:“雖然已有安排,若要誅殺呂布,還需勞煩兩位將軍,方可成事!”
“我等定當完成使命!”
諸葛亮微微頷首,隨即在兩人耳邊,教道如此如此,關羽、張飛聽罷,臉上皆是又驚又喜,驚的是諸葛亮計策之精妙,喜的是呂布將難逃一死。
少頃,關羽、張飛領命而去,只剩下劉備和諸葛亮,劉備望著關張離開的背影,帶著幾分唏噓地嘆道:“備從未想過,這名震天下,就連曹賊亦忌憚幾分的呂奉先,竟然將死在備的手中!”
而站在一旁的諸葛亮,輕搖著鵝毛羽扇,目光中卻帶著幾分憂慮,輕聲說道:“主公此言為時尚早,呂布此人命格頑強,只怕此番並不能將他置之死地!”
“什麼!!!軍師深算至此,竟然還不能將他擊殺!這其中難道還會生出什麼變故?”
劉備一聽,頓起驚色,連忙向諸葛亮問道,諸葛亮微微搖頭,沉吟一陣後,才張口答道:“若是盡如我之推算,呂布必死無疑,但亮不過一介凡夫俗子,山中野人,亦不敢保證一切盡如我之所料,若呂布真能逃出昇天,或許是天意不可違也!”
而就在劉備與諸葛亮對話之間,呂布三人在黃承彥的相送下,快馬加鞭已離開了隆中,正往南陽與江夏的分界而走。
黃承彥乃是荊州人,早年經常在天下各地遊走,熟悉周遭地勢,在黃承彥的領路下,一行人趕了一日路程,盡走捷徑,終於進入了江夏地界,只要再穿過江夏郡,便可到達呂布的地盤淮南廬江郡。
奔走了這麼久,四人皆是人困馬乏,歇息一陣後,黃承彥胯上駿馬,便欲離去,這時呂布開口謝道:“一路有勞岳父相助,岳父若無緊要之事,可來徐州,月英對岳父可是想念的緊!”
黃承彥聽罷,見呂布神色頗為狼狽,遂嘆氣道:“老夫實無料到,本是一番好意,卻差點令賢婿險些喪命,還望賢婿莫怪老夫!至於看望月英,待老夫回襄陽處理完瑣事,必於年前趕到徐州!”
“小婿怎敢!岳父一番好意,只可惜布福緣淺薄,被劉玄德捷足先登,或許這正是天意!”
呂布雖是連番遇險,但卻並未因此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