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劉備從黃承彥那兒知曉了臥龍的安身之處,隨即叫上關羽,張飛,隨他趕往襄陽隆中,拜請諸葛亮出山。
此時,已是隆冬時節,天氣嚴寒,冷風呼嘯,劉關張三人剛行了不到十里,忽然彤雲密佈,朔風凜凜,隨後,天空瑞雪紛飛,使得冰霜大地,更增添了一分寒意。
冰寒刺骨,就連張飛這樣的魁梧壯漢,也不經意間打了個寒顫,想到大哥劉備乃是天子皇叔,竟屈身來見一個山野村夫,不由喃喃自語道。
“天寒地凍,哥哥乃是天子皇叔,身份尊貴,豈宜遠見無益之人乎!不如回襄陽以避風雪,待風雪過後,再去拜會是了!”
劉備皺了皺眉頭,隨即對張飛說道:“我正欲使臥龍先生知我殷勤之意,感我心誠來請,倘諾三弟怕冷,可先回去!”
張飛一搖那豹子頭,甕聲粗氣道:“我張翼德死且不懼豈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勞神思,請來一個無用的山野村夫。”
“諸葛孔明乃是司馬徽先生推崇之人,豈會是泛泛之輩,三弟勿要多言,只相隨而去便可!”
行至中途,忽聞路邊酒店中有人作歌,那歌詞甚是精妙,劉關張三兄弟直聽得入了神。
聽罷,劉備以為臥龍就在其內,急往歌聲處望去,隱約中見得店內數人正開懷暢飲,劉備慌忙下馬入店,只見兩人憑案對飲,上首者白麵長鬚,下首者清奇古貌。
劉備執禮拜見,報之名號,又問誰是臥龍,那兩人一聽來者竟是以仁義聞名天下的劉皇叔,忙齊齊起身,回禮相見。
只聽得長鬚者大笑出聲道:“久聞明公大名,如雷貫耳,可惜我等並非臥龍,乃臥龍之友也!我乃穎川石廣元,此位是汝南孟公威。”
石廣元手指對面之人,先做一番介紹,劉備聽得此二人名號,心中大喜,此二人亦是天下有名的俊傑,忙作禮說道:“備久聞二位先生大名,幸得邂逅,實乃備之幸也!今有隨行馬匹在此,敢請二位先生往臥龍莊上一敘!”
石廣元與孟公威相視而笑,隨後,石廣元又指著遠處一個山崗道:“我等皆山野慵懶之徒,不過問治國安民之事,皇叔欲請臥龍,恰巧遇到我等,也是與臥龍有緣!”
“那山上至高之處,便是臥龍居處,不過眼下風雪正大,難以上山,且臥龍此時,正應崔州平相約,出外閒遊去了,明公不如稍等數日,待風雪小些,再是上山也是不遲!”
劉備聞言,略有失望,此時在旁邊的張飛亦是勸道:“風雪甚大,那臥龍又是不在,不如早歸!”
“此位豪傑所說在理,若是皇叔與臥龍有緣,也不急在一時!”孟公威頷首笑道,劉備凝了凝神,思慮一陣,最終還是決定先回襄陽。
劉備遂請石廣元,孟公威到襄陽一聚,設宴款待,聽候教誨,石廣元,孟公威皆婉言拒絕,劉備見狀,知兩人眷戀山水清閒,無心入仕,於是便與關羽,張飛上馬回返襄陽。
數日後,劉備見風雪漸小,心裡欲早些請得臥龍出山,於是又與關羽,張飛冒著風雪,趕往隆中。
劉備一行到了臥龍莊所在山峰的山腰處,抬眼望去,四周盡是密林叢叢,關羽見四周詭異,勸劉備謹慎向前。
劉備心急,不聽關羽之勸,闖入密林,被密林陣法所困,進出不得,劉關張三兄弟正是躊躇之間,忽聞吟詠之聲,劉備急急望去,見一風度翩翩的少年踏步而來。
劉備見來者年紀雖小,但面容奇俊,以為是臥龍,忙下馬來拜:“備久慕臥龍先生,無緣拜會,因司馬徽先生相薦,方知先生大才,前番來至山下,偶遇先生之友,石廣元,孟公威二人,得知先生在此處隱居,但奈何當時風雪浩大,難以上山,待今日風雪漸小,故又前來拜見,得瞻先生道貌,實為萬幸!”
那少年聽言,慌忙答禮:“將軍莫非是劉皇叔,欲見家兄否?”
劉備臉色一變,頗為驚訝問道:“難不成先生又非臥龍耶?”
少年作揖一拜,便是答道:“某乃臥龍之弟諸葛鈞也,愚兄弟三人,長兄諸葛瑾,現於江東孫權處為幕僚,孔明乃是二家兄,時下不巧,我二哥尚未歸來,不如皇叔先到莊上一敘?”
劉備聽言,滿臉皆是失望之色,嘆道:“劉備如此緣分淺薄,兩番不遇大賢!”
“皇叔不必如此心灰,我二哥前日來信,信中有言,他應會在三日後歸來,到時我必與他說明皇叔求賢之意!”
“如此便謝過先生,但請與臥龍帶言,時下亂世,漢室落寞,受奸佞惡賊欺凌,群雄亂國,天下百姓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