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聽名號,心中又是一驚,之前只是慕名而來拜訪水鏡先生,此刻從牧童的隻言片語中,劉備推測出,司馬徽乃是有真才實學的隱士高人,相傳司馬徽收徒天下俊才,若能求得一人輔佐,何愁大業不成!
劉備心思急轉,眼中盡是喜色,急問道:“不知水鏡先生今居何處?”
“此山中之端,便是水鏡山莊,不過家師在山腰設有陣法,以拒絕慕名來求的宵小之輩,若是擅自闖入,沒有半月難出迷陣,家師客人,皆由我等徒兒所引,方能到莊。”
“我正是劉玄德!備傾慕水鏡先生已久,今日特來此處求見,有勞小童引備前去拜見尊師!”
“家師早已料到劉皇叔今日會來,因此讓小童下山迎接,劉皇叔,且隨小童上山。”
牧童話畢,不等劉備回覆,一拍青牛轉身就走,劉備連忙緊隨其後,轉至山腰處,只見眼前乃是一片錯綜複雜的亂石林,四處霧氣濃厚,難以看清周遭。
不過,牧童卻是輕車熟路地帶著劉備在亂石林內兜轉,劉備心中詫異,這亂石林甚是奇妙,縱使有千軍萬馬也難以透過,劉備因此對司馬徽更為敬佩幾分!
大約走了半個時辰後,劉備一行人來到莊前,劉備剛下馬來到中門,忽聞琴聲悠悠,甚是動人,聽得人心平氣和。
劉備讓童子暫緩通報,勿要打斷此琴聲,然後在旁側耳傾聽,大約過了半刻鐘左右,琴聲忽然停住,代之的是一道朗然笑聲。
“哈哈…琴韻本清幽,然而心中忽起高亢之調,音隨人聽,隨有所變,想必是有雄主竊聽,故音有所變!”
隨著笑聲的傳至,一鶴髮老者徐徐而來。
童子向老者畢恭畢敬的行了一禮,然後對劉備說道:“此即家師水鏡先生!”
劉備見水鏡先生,松形鶴骨,氣宇不凡,全身隱隱有出塵之仙氣,於是慌忙向前恭敬施禮。
司馬徽亦望向劉備,眼中暗藏著一絲難以言喻的神彩,司馬徽能算天機,知曉劉備將成一方之主,對司馬家的大業有間接的輔助作用,於是便想點撥他一番,讓其按照天命的軌跡發展。
隨後,司馬徽將劉備引入草堂,兩人分賓主坐定,劉備見架上堆滿書卷,窗外松竹茂盛,石床之上瑤琴橫呈,清氣飄然,如身臨仙境。
司馬徽先是開口問道:“不知劉皇叔為何而來?”
劉備望著司馬徽,心中有些慌亂,不知為何,劉備在司馬徽面前,總是淡定不下來,好像無法掩飾心中的一切。
只聽劉備努力鎮定答道:“備常聞水鏡先生大名,今日特來求見,得拜尊嚴,不勝萬幸!”
對於劉備的回答,司馬徽顯然不是很滿意,只聽其話鋒一轉問道:“老夫久聞劉皇叔的大名,何故至今依舊落魄不堪,以你之才,足以建立一番千古大業!”
劉備一聽,臉上隨即生出幾分黯然,嘆氣答道:“命途多舛,時運不濟,是以一事無成!”
劉備嘆畢,想到自舉事起,已有數十年,幾乎都在逃命遊蕩,投到哪裡,就被人追殺到哪裡,眼中不覺升起了些許水霧。
“劉皇叔乃當世人傑,豈不知水到渠成之理!大業難成,蓋因左右不得其人耳!”
“先生此言差矣,備雖不才,但麾下文武,皆有定國安邦之能,文有孫乾,糜竺,簡庸之輩,武有關羽,張飛,趙雲,陳到之流。”
“關羽,張飛,趙雲,皆萬人敵,奈何無善用之人,以致埋沒其能,而孫乾,糜竺,簡雍之輩,乃白面書生,非王佐之才,若劉皇叔得一濟世大賢,將關羽,張飛,趙雲善用,必能成就一番偉業!”
“先生有所不知,備亦常屈身求賢,奈何未有所遇!”
“呵呵…劉皇叔言之過早,豈不聞孔子云: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謂無人?只是時機未到而已!”
“備愚昧不識,願賜指教!”
“劉皇叔,你可曾聞荊襄諸郡小兒謠言乎?今天下之奇才,盡在於此,劉皇叔欲成大業,當往求之。”
劉備心臟猛地一緊,無比急切的問道:“奇才安在?還請先生指點!”
“臥龍,鳳雛,兩人得一,可安天下!”
“臥龍,鳳雛,何人也?先生可否告知姓名!”
劉備連忙追問,但司馬徽卻撫掌大笑,連說兩個好字,劉備再問時,水鏡先生卻道:“天色已晚,劉皇叔可於此暫宿一晚,明日當言之。”
司馬徽說罷,不等劉備回言,即命小童相引,劉備不敢造次,只好依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