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雨飆飛不停,呂布絲毫不見慌亂,一邊應付箭潮,一邊對著馬超高聲喝道:“小馬兒,可敢來戰!”
不過,馬超卻無一時腦熱,貿然輕舉,而是陰沉著臉色,扯聲喝道:“撤!!!”
一時間,漢中各部兵馬往後方大寨急急撤去,呂布見得,亦無令大軍強攻,只是眉頭深鎖地引大軍歸寨。
今日一役,可見馬超傲性有減,心機成熟不少,呂布心中頗為煩悶,回寨後與眾文武商議。
“看來這小馬兒成長不少,若在戰場上,要殺此人極難,不知諸位可有妙計?”
臧霸、龐德、張遼等將,皆情緒低沉,如呂布所言,馬超武藝高強,要在戰場上將其擊殺,除非有多員悍將將其圍住,且其退路盡斷,方有可能。
帳中氣氛稍靜,賈詡忽地眼目一亮,彷彿思索出什麼妙計,呂布遂將目光投向賈詡,賈詡作揖施禮,即張口告道。
“詡知張魯手下有一謀士楊松,其人極貪,多受賄賂,今可暗以金帛送之,命其離間馬超、張魯二人,馬超失去張魯庇護,如同喪家之犬,到時只要設下埋伏,其必死無疑!”
“至於張魯,他失了馬超這一保障,其麾下無猛將可用,豈能抵擋晉王大軍,漢中舉手可得也!”
呂布霸目連發精光,捂掌大笑而道:“哈哈哈...好!好!好!文和這一石二鳥之計甚妙,若是計成,漢中大局定矣!”
不過在一旁的成公英,卻是沉著臉色問道:“軍師之計是妙。只是如何入得南鄭去見那楊松?”
楊氏乃漢中世族豪門,而楊松則為楊氏領袖之一,在張魯麾下,手握兵權的楊昂、楊任,皆是出自楊氏一脈。
楊松此人十分貪財。見利忘義,為人所不齒,在漢中可謂是惡名遠揚,可惜其家勢浩大,且確有幾分才能,因此。張魯對其亦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以楊松的為人,只要給足讓其動心的利益,別說替呂布這敵人離間馬超、張魯兩人,便是讓他將整個漢中獻出。亦非不可能之事。
賈詡之計是妙,不過,若是見不得楊松,一切都是紙上談兵,而楊松身處南鄭城內,豈會那麼容易見得。
成公英此問一出,呂布還有諸將剛起的喜色即刻消去大半,不過賈詡卻是一臉笑容。似乎早有對策。
“此事易矣,來日交鋒,我軍可先詐敗佯輸。棄寨而走,馬超必據我寨,馬超不知深淺,大多不知去做防備!”
“我軍卻於深夜引兵劫寨,再據彼軍之寨,馬超無路可去。必退入城中,到時我等選一能言軍士。扮作彼軍,雜在陣中。隨馬超退去,便可入得城中!”
賈詡侃侃而談,聽得在座眾人皆是臉起喜色,成公英聽罷,更是敬服拜禮嘆道:“妙!原來軍師早有思量,成某卻是杞人憂天了!”
於是呂布聽從賈詡之計,選一精細將校,好酒好肉侍候,再重加賞賜,付與金掩心甲一副,披在內裡,外穿漢中軍士號衣,先埋伏於半路上等候。
次日,呂布拔臧霸、高覽兩支兵馬,先去準備埋伏,卻又教龐德前去馬超營寨挑戰。
馬超聽斥候來報,龐德獨自引軍而來,自然不懼,當下引軍出寨迎戰龐德,兩人交戰七八十合,龐德故作力不從心之狀。
馬超見得,當即發以雷霆攻勢,龐德又抵了數合,詳裝敗走,馬超心中大喜,揮軍掩殺,直衝至呂軍營寨。
呂軍兵士見馬超來勢洶洶,四處逃竄,各軍退走,馬超遂領兵士湧入,奪了呂布的寨柵。
之後,馬超聽得兵士來報,寨中糧草極多,馬超大喜,故而不疑,同時派人申報張魯,一面於寨中設宴慶賀。
到了夜裡二更,忽然三路火起,三路兵馬火速殺出,正中是龐德,左臧霸,右高覽,三路軍馬齊來劫寨。
馬超不及提備,只得上馬衝殺而出,正欲撤回己寨,哪知半路遇著守寨的副將陳興,陳興灰頭土臉地引一部殘軍投來。
原來,在一更之時,呂布親率大軍劫寨,因為馬超帶去了大半兵馬,陳興守寨兵力不多,抵擋不住,只好棄寨而逃。
馬超聽罷,大驚失色,即與陳興合軍一處,望南鄭城而走,背後三路呂軍兵馬緊緊追來,馬超一路狂逃,趕至南鄭城下,急喚開城門,領兵一擁而入。
臧霸、高覽、龐德見馬超退入南鄭,三人目光對視,嘴角皆翹起一絲笑意,隨後各領兵馬撤回營寨。
此時呂軍細作已混入到城內,徑投楊松府下謁見,那呂軍細作乃是一能言會道之人,楊松聽府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