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便是,此人智多勝妖,韜略超凡,因此自曹仁起,軍內個個將領、謀士都對彼軍極為忌憚,唯恐中了諸葛亮的計策。
........................
而士燮等人見江東軍遠去,當即復奪吳巨之寨,令士壹、士黃有暫據此寨,而自己則引軍回到舊寨。
江東軍退後,士燮收復散兵,經過清算,昨日一戰。其部死傷近有一半,陣亡數量足有近萬人,而此時,士燮的兵馬加上其兩位弟弟的兵馬,數量不過僅有三萬餘人。
士燮自知中了周瑜的反間計。錯殺了吳巨,但此時江東大軍在側虎視眈眈,經過方才一役,士燮幾乎被江東軍圍殺,士燮就已知道,羅朗達昔日所說。江東得交州後,絕不會輕動士家一脈的言辭,根本就是虛言。
江東根本容不得在交州一手遮天計程車家,欲除之而後快,更何況士武被韓當射殺。孫、士兩族已結下深怨。
江東軍威勢蓋天,士燮心中忐忑,不敢輕易貿然進攻,而江東軍不知為何,亦按兵不動。
士燮見狀,不知這江東軍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急尋士壹、士黃有兩位兄弟商議。
“江東軍連勝數場,又設下反間計。使我錯殺了吳巨,此時江東軍勢優,士氣如虹。為何卻按兵不動?依理應是乘勢追擊,一鼓作氣攻破我等才是!”
士燮皺著眉頭,滿臉凝重,士壹、士黃有沉思不言,過了一陣後,士黃有似乎發覺了什麼。臉色劇變地大呼道。
“不好!兄長和吳巨與江東軍在此地作戰近有半月,那賴恭卻一直遲遲不見。賴恭熟悉交州地勢,大有可能是受周瑜的吩咐。此時正繞遠道,襲擊我等後方!”
士黃有這一提起,頓時士燮和士壹心神皆如受重擊,紛紛色變!
“三弟之言極有可能,還好三弟發覺得早,賴恭若繞遠而襲,此時定是還未趕至交州腹地,如此我等便可迅速做出佈置,將計就計,設下埋伏,那賴恭以為我等未有發覺,心無提備,必落埋伏,如此,定能誅殺賴恭狗賊!”
士燮雙目聚光,士家之所以能夠在交州崛起,全因士燮一手經營,士燮的才能又豈會平庸。
士燮當即作出佈置,士壹、士黃有連連頷首,遂相視一眼,齊齊出席拜道:“我等願引兵伏殺賴恭!”
士燮眯著雙目,視線在士壹、士黃有兩人身上緩緩移動,少頃,士燮出言令道。
“三弟此事是你發覺,伏殺賴恭之事,便交由你手,你當火速趕回,萬萬不可有絲毫拖延,若是待賴恭趕至交州腹地,交州危矣!”
“兄長勿慮,弟定當完成使命!”士黃有一拱手,接令喝道。
士燮又做一番吩咐,令士黃有傳令正在交趾據守的大將張旻,一同施行伏殺賴恭之事。
一連安排皆定,士黃有即日趁夜領五千兵馬離開大寨,往交趾急趕而去,士黃有引兵離開大寨之事,早有細作報之周瑜。
周瑜聽後,那燦若星辰的皓目一眯,輕聲笑道:“哈哈...萬事濟也!”
而此時,在周瑜身旁的周泰卻略有擔憂地問道:“大都督,你施下借刀殺人之計,使得士燮替我等除掉賴恭,好讓我等日後順利接手交州,此計固然是妙,可是你明明要殺賴恭,為何還令子山隨其軍出行,若是有個萬一,子山必落得死無葬身之地!”
“呵呵...幼平無須緊張,我之所以令子山隨賴恭出軍,自然大有深意,一者,子山乃江東重臣,他隨賴恭而去,定然能安撫賴恭之心,讓其安心聽計行事,二者,子山生性敦厚,重仁重義,與其相交之人,無不敬佩,我故意隱瞞於他,正好借其迷惑賴恭。”
“而且我先前早有吩咐,一旦賴恭抵達益、交分界,兩人便會分兵,賴恭襲擊交趾,而子山則在城外設下埋伏。
“到時賴恭受士黃有伏軍伏殺,以子山之智,見時勢有變,定會隨機應變,趁兩軍激戰,忽發偷襲,如此一來,我等不但可借彼軍伏殺賴恭,子山又可擊殺那士黃有,此可謂一石二鳥!”
周瑜此言一落,周泰當即明悟,笑道:“哈哈...原來大都督早做好思慮,這反倒是末將杞人憂天!”
話說賴恭依計行事,此時引軍正繞遠借路益州向交州邊界進發,數日後,賴恭兵馬抵達益、交境界。
不知為何,賴恭連日心煩意亂,眉頭直跳,見大計將行,臨分兵前,尋來步騭商議。
“步參軍,我近日心中難安,那交趾城可真如大都督所料,兵力空虛?此時我等深入敵方腹地,若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