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眼見情勢已極,為儲存江東班底,不欲淩統、董襲、周泰、韓當等江東俊傑,只為救太史慈的屍體,拼死而亡,遂死咬著鋼牙,下令撤軍。
收兵撤軍的號角聲猝然響起,江東兵馬大半火速撤散,但淩統、呂蒙、董襲等將卻仍在戰場廝殺,不肯聽令。
周瑜見狀,雖因太史慈慘死而心痛不已,但還是違心地厲聲大喝道:“傳我號令!如有不退者!!視如倒戈曹軍,逐出江東軍籍!!!”
傳令兵聞令,當下騎著快馬,飛速奔往各處戰場,傳達著周瑜的軍令。
聞得周瑜軍令,周泰剎地勒住馬匹,刀舞若狂風,引一部兵馬硬是殺出一條血路退走。
另一邊,韓當一雙虎目盡是悲痛之色,奮然提槍猛刺,亦引一軍奪路而走。
各路曹軍紛紛緊追向周泰、韓當的隊伍,同時間周瑜在數員將士的擁護之下,往南邊山脈撤去。
淩統、董襲剛聽得周瑜軍令,又見己軍人馬已從各路退走,兩人雖有萬般痛恨,但最終還是壓住了衝動,兩人並馬一起,齊殺出一條生路。
江東諸軍各處散走,曹軍分各路追殺,夏侯淵引一部兵馬,追向淩統、董襲。
陳登揮軍望北邊殺去,欲要截殺韓當的兵馬,許褚、樂進則引一部大軍,追向周泰那隊兵馬。
至於曹操則親率一部兵馬追向周瑜的身後,而在亂軍之內,太史慈的屍體,由一隊龍虎騎護送入城。
四面八方的喊殺聲震天裂地,曹操心知,這些逃走的江東將領皆是江東未來的支柱,豈能容得其壯大,欲要趁早將其扼殺。
曹操傳令各軍,務必要將逃走的江東各軍,盡數擒殺,一個不留!
且說淩統、董襲兩人並馬殺出重圍,夏侯淵在後領兵緊追,眼見董襲進入弓箭射程,夏侯淵虎目爍爍,拈弓上箭,望董襲背心一箭射去。
董襲此時只顧著逃走,未留意到背後的冷箭,千鈞一髮之際,淩統及時揮鞭打斷夏侯淵射來的冷箭。
董襲聽得暴響,方才反應過來,還未來得及道謝,便聽淩統喝道:“元代!前方有一河,這北方之人不熟水性,可棄馬遁入河水之內,彼軍必不敢追!”
淩統喝聲一起,董襲立即會意,兩人當下急催兵士加速狂奔,臨近大河,兩人毫不猶豫,徑直躍入河中,其後軍士見狀,亦紛紛效仿。
江東諸人遁入河中,便如同一條條鯉魚般在水中穿梭,只留下若隱若現的水中陰影。
夏侯淵望著淩統、董襲跳入大河,臉色一急,驟馬緊追過去,急聲喝令連發箭矢。
可惜箭矢一入水內,力勁頓時大減,根本傷不到江東兵士,夏侯淵臉色黑沉,命令數百兵士下水去追。
但這些兵士大多都是北方之人,不熟水性,剛入大河,便被湍急的河水席捲沖走。
夏侯淵見狀,欲要親自下水去追,哪知忽然一道水流驀然衝起,將夏侯淵連人帶馬卷翻入河中,幸好有幾個熟水性的曹兵,將其救住,夏侯淵方才逃過一劫。
淩統、董襲藉著大河逃脫而去,另一邊,陳登引一軍截殺住韓當的兵馬,陳登望著軍中旗號,大書著‘遼西韓義公’五字,知其乃是孫堅的起家大將韓當。
“左右!!拿我弓箭來!!!”
陳登大喝一聲,左右兵士迅疾遞來強弓,陳登手執強弓,拈弓上箭,望著正在亂軍中揮槍廝殺,鎧甲鮮明的那一員江東將領發箭射去。
弓弦猛地暴動,箭矢飛射而出,直望那江東將領面門射去,幸好周邊的江東兵士及時提醒,那江東將領方才及時避過。
之後,那將見陳登殺氣洶湧地又是用弓瞄準自己,連忙拔馬逃開,一部兵馬隨之跟去,剩下的還有一部江東兵馬尚在與陳登的大軍廝殺。
陳登一心要殺韓當立功,當即驟馬緊追而去,率軍衝入亂軍之內,就在這時,驀然間,一個身穿士卒服侍的騎兵,忽地從右邊斜刺裡衝出,對陳登發動偷襲。
陳登以為只是一般小卒,並無上心,奮力提弓一檔,誰知那個江東騎兵的力勁極大,足有一流將領的力量,一槍掃斷陳登的強弓。
陳登臉色劇變,還未回過神來,那騎兵驟馬衝來,一手挾住陳登衝飛過去。
陳登拼死掙扎,哪知這騎兵臂力卻大得驚人,將陳登擒過陣中,陳登部屬,見統將被擒,頓時嚇得連忙止住攻勢,投鼠忌器。
“陳元龍!!若想活命,便命你之爪牙後退三里,否則我先斬你頭顱!!!”
只聽那擒住陳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