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曹操的丞相府,孫劉相爭,曹軍已歷三月休整,此刻曹操正聚眾謀士商議曹軍下一步動作。
便見劉曄拱手執禮,進而諫道:“丞相,孫劉相鬥正急,正是我等取淮南,全據中原之時!”
立於曹操身旁的荀攸,聽罷即刻微微搖首,曹操問之何故,荀攸肅然而答道:“丞相,淮南乃小利爾,青州方為心腹之患矣!”
荀攸此言一出,場中眾人面色皆有所變,司馬懿眉頭微挑,郭嘉淡然一笑,荀彧皓目發亮,程昱暗暗頷首,唯有劉曄眉頭深鎖又道。
“呂布地廣民強,其部下如沮授、徐庶、魯肅皆是智謀之士;龐統、賈詡更有天縱之才,呂布、文丑勇冠三軍,其餘張遼、張郃、高順、徐晃、張繡等俱世之名將,丞相時下未能一統中原,實力尚未大成,若貿然與之相爭,若有萬一,恐遭滅頂之禍?”
荀攸容貌俊美,淡然而笑,渾身散發著一股浩然正氣,當即答道:“呂布雖據四州之地,但此四州皆新奪之地,根基尚且不穩,且其連年征戰,正是勢弱之時,此時不伐之,更待何時?若其鞏固根基,養精蓄銳,以數十萬大軍來攻,我等如何當之?!!”
“反之丞相據豫、徐、兗、司隸、冀、雍州大部,擁兵數十萬,兵精將猛,謀臣上下一心,法令即行,軍威浩蕩,昔日我等勢弱,尚且能勝袁本初七十萬雄兵,令其身死名滅!時下,丞相實力大增,怎會不敵?若丞相領精銳虎師,必然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荀攸氣勢恢宏,字字浩音,震盪朝堂,堂下諸士無不昂首挺胸,鬥志昂揚,這就是荀攸的魅力,單憑一席話,便可振威人心,激發鬥志!
劉曄亦知青州之害,先前只是刻意迴避而已,現今聞得荀攸霸氣之言,心中震驚不已,口中亦是默然。
曹操喜而大笑,荀攸的一番話,亦令他雄心大起,激盪不已。
“哈哈哈...公達所言有理!我等昔日勢弱尚且能勝袁紹七十萬雄兵,今實力大增,豈有畏而懼戰之理?!傳我號令,各州郡將士,整兵待戰,我勢要下青州,滅呂布!!!”
曹操一言敲定,朝堂各人皆是眼眸聚光,戰意昂然,可知曹操一旦戰敗呂布,吞食其轄下勢力,便無人可動搖其霸主之尊,繼而奪天下之大勢,領地之多,幾乎遍佈半壁江山!
曹操愈加強盛,也就代表著他們這些謀臣未來的仕途更為光明,若是曹操當真能奪得天下,他們封王封侯,自然是不在話下,其子嗣後代皆能高居一等。
司馬懿聞言,更是心神激盪,其押注曹操,便是欲借其勢成就大業,兩者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曹操勢力大興,於他而言,是再好不過!
有關應對呂布之事,荀彧、荀攸、司馬懿、程昱等人正與曹操各做商計,唯有郭嘉在旁沉默,一直不發一言。
這鬼才郭嘉,竟會如此安靜,定然心有盤算,曹操見狀,當即問道:“呵呵...奉孝為何少有發言?可是心中已有妙計?”
曹操笑聲在郭嘉耳邊響起,郭嘉這才回過神來,同時荀攸等人的目光亦隨之集中在郭嘉的身上。
郭嘉凝了凝神,施禮而道:“非也!嘉所慮者乃是主公與呂布兩雄相爭,誰可得利?!!”
“哦?我等若敗呂布,其得利者當然是我等?!”
郭嘉晧目微微一眯,緩緩而道:“呂布非昔日之呂布,呂布亦非昔日之袁紹!!!”
“什麼?!!”
曹操頓時神色收斂,眼色驚愕,若非郭嘉提醒,他幾乎忘了呂布亦是以少勝多,逆勢崛起,其武藝天下第一,又能選賢任能,麾下人才濟濟,精誠一致,昔日因忽視其所變,而屢屢失算,時下怎能重蹈覆轍。
呂布勢力暴漲之快,著實讓人咋舌,以此觀之,兩雄相爭,必會是兩敗俱傷,絕無可能如昔日官渡戰袁般,一戰而潰其眾!
郭嘉神色極怪,先是頷首,隨後又是搖頭道:“主公與呂布實力相當,兩雄相爭,到時無論誰贏誰輸,定然皆是損失慘重!最後勝者一方,雖贏下大半天下之地,但那時兵力損耗將盡,將士皆無力再戰,那時試問天下各方諸侯又豈會,看著一個坐擁大半天下之地,卻無兵鎮守的諸侯存於天下?!!”
“天下各方諸侯必然會群起而攻,分其轄地,如此最後勝者一方,連連算計,亦不過為他人做嫁衣罷了!呂布麾下智謀之士頗多,必知此點,因而其絕不欲當下與我等決死而戰!”
曹操的臉色隨著郭嘉的分析連連變化,郭嘉話畢,才是放心下來,細眼精光閃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