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東意動(一)

今天小弟生日,第二更或許會晚些奉上,小弟非常感謝各位大大一直以來的支援!!!之後一連數日,韓玄借黃忠威名、忠名,於長沙傳報劉備與劉琦聯合叛逆之舉,黃忠在長沙名望極高,一時間多有誤信之軍民。

與此同時,劉備與諸葛亮協同諸將進入襄陽城內,得軍民相望而迎,熱情高呼之聲,震盪襄陽。

進入郡治大殿,劉備召見劉琮還有一眾荊州文武,蒯氏兄弟在殿前宣告劉表遺命,當荊州眾臣得知,蔡瑁竟擅改遺命,皆大驚失色。

劉琮哭泣跪地,磕頭認罪,告之劉備,此全乃蔡瑁一手操縱,與他無關,他願應從先父遺命,將荊州之主之位還予其兄劉琦。

劉備諒在劉琮乃劉表之子,免其死罪,一眾荊州文武皆誓言,願受劉琦統領。

劉備穩住政局,遂派人進往江夏邀劉琦趕回襄陽登位,劉琦聽報,遂與陳式往襄陽進發,留劉封鎮守江夏。

其後,劉琦登上荊州之主大位,便與劉備、諸葛亮商議討伐蔡瑁之事,這時有一兵士急急來報道:“報!主公,府外有一將自稱是長沙城門校尉,有要事來稟!”

劉琦聞言,當即望向劉備,劉備略一點頭,便聽劉琦說道:“請其入內!”

少頃,一身長九尺,體格彪悍,衣甲殘破之將入得內來,敘禮畢,魏延當即將長沙之事娓娓道來,最後還表達了欲投效劉備之意。

劉備見魏延為人忠義,且武藝不凡,心下歡喜,正欲接納,猝然間,卻諸葛亮驟然暴喝道:“左右,將此人推下斬之!!!”

劉備聞言頓時大驚,忙問道:“魏延乃有功無罪之人,軍師何故欲殺之?”

諸葛亮那雙如能料定一切的眼眸,驟然爆射兩道精光,答道:“吾觀魏延腦後有反骨,久後必反,故先斬之,以絕禍根!”

劉備對魏延頗為看重,當即求情道:“此人乃有功之人,且其主動來投,若斬此人,恐欲投我者皆人人自危,望軍師恕之!”

諸葛亮聞言眉頭一皺,隨即羽扇遙指魏延而道:“吾今饒你性命,你需盡忠報主,勿生異心,若生異心,我必取你首級!”

魏延冷汗直流,唯唯諾諾而退,想起昔日北方來人的預言,魏延頓覺驚為天人,同時,想到與那人的約定,魏延不覺有些後悔起來!

對於長沙變故,劉備和劉琦皆束手無策,兩人不約而同望向諸葛亮,卻見諸葛亮輕搖羽扇,彷彿一切皆有料定般說了一句。

“欲平長沙,大公子乃是成事關鍵!!!”

兩人不解,又是追問,卻聽諸葛亮故顯神秘而道:“不可說!不可說!!一切到時自會知曉!!!”

商議初定,劉軍便放出風聲,欲集五萬大軍征討蔡瑁,蔡瑁聞得,頓時大驚,當即聚集眾臣,商議求救江東之事。

商議落定,蔡瑁以鄧義為使者,不日,登船往江東吳郡而去,而在半月前,忽有荊州細作趕回江東來報孫權。

孫權聞得劉表已逝,荊州大亂,劉備正與蔡瑁激戰於荊州,頓時大喜,遂聚眾於殿下商議。

“劉表逝,時下荊州大亂,正是我江東奪取荊州的大好時機,我欲出兵攻取,不知諸位意下如何?!”

顧雍聽言,起身出席,拱手作揖,凝聲而道:“我江東與荊州有世仇,時下荊州大亂正是進取之時,況且荊州乃兵家必爭之地,若能得之,便可直搗中原,締造帝王霸業!”

“此等大好時機,十年難得一遇,我等豈能讓其白白流失!依我所見,即日便可於柴桑調配集合兵馬,進攻江夏,先取根基!”

“哈哈...元嘆之言甚合我意!如此我便依你言,即日準備荊州戰事!!”

孫權聽言大喜,一拍奏案正欲敲定北征荊州之事,就在此時,張昭忽然起身而道。

“主公且慢!荊州雖亂,但蔡氏一族勢大,手握十餘萬兵馬,只怕不日將剿滅劉備,平定荊州!我等若貿然攻取,縱能得一郡一城,日後卻要面對蔡氏十幾萬大軍!”

“時下,我江東與曹賊對峙淮南,若於荊州久戰,損兵耗糧,即使最後得之荊州之地,那時曹操大軍正銳,其必犯荊州!!即時我等又該如何應付?!!”

孫權深深地吸了一口大氣,碧眼中隱隱有火焰在跳,正欲發作,卻聽周瑜朗聲笑道:“子布言之過早,我看卻是未必!”

張昭見是周瑜,恭敬地先施一禮,周瑜亦作揖回禮,隨後張昭問道:“大都督言下何意?”

“依我所見!蔡瑁雖是勢大,但其麾下並無可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