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士爭先搶路,欲要逃出這人間地獄,蔡瑁狀若瘋狂,命前部開路兵馬,見人就砍,殺出血路,路間聞說東門無火,急急奔出東門。
這邊蔡瑁等將廝殺己軍同袍,遍身血紅,方才脫得火厄,正是心中稍定,背後突兀一聲暴喝轟起。
張飛引一千精兵,轟然殺出,趕來混戰,張飛將鑌鐵長槍(丈八蛇矛於南昌城被盜)舞得密不透風,如入無人之境,左突右衝,往蔡瑁飛殺而來。
“蔡瑁,納命來!!!”
張飛豹目圓瞪,眉頭直豎,火光照得他如同一尊地獄修羅,正縱馬提槍在亂軍飛殺,眼見即將殺到。
此時蔡瑁已嚇得魂魄盡飛,拔馬就逃,劉先、鄧義引軍抵擋,殺住張飛,張飛長槍上下翻飛,殺破人潮,先是趕至劉先面前。
劉先料之不及,被張飛鐵槍猝然刺破喉嚨,屍體墜落馬下,張飛目光悚然,射住鄧義,鄧義哪敢觸犯其威,立馬奪路而逃。
張飛緊追而上,卻被荊州人馬拼死擋住,張飛身後一千精兵衝殺趕至,此時荊州軍士皆是疲憊不堪,精神衰弱,哪是張飛還有其部下虎狼之兵的對手,立即紛紛被殺破。
敗軍各逃性命,誰肯回身廝殺,蔡瑁軍中人困馬乏,軍士大半焦頭爛額,逃出城外一坡口處。
驟然間,兩聲炮響齊鳴,正見左邊陳式引一軍殺來,右邊劉封引一軍衝出,抵住坡口。
荊州兵馬見又有伏軍,如遭十面埋伏那般,戰意全無,士氣墜落至底。
陳式、劉封奮勇而殺,荊州兵馬兵敗如山倒,陳式殺得最快,已有七八員荊州將校死在他刀鋒之下。
劉封亦不遜色,長槍狂舞,亦是刺翻四、五個將校,四周荊州兵士見狀,再也止不住恐懼,不顧指揮,紛紛往四處逃亡。
蔡瑁見狀,連忙令兵馬調頭而走,就在此時,張飛引軍火速飛殺而來,蔡瑁一見張飛,頓時只覺腳底一道冷氣直湧腦頂。
就在蔡瑁已被逼至絕路,插翼難飛時,蔡瑁身邊一隊兵士忽然齊齊奮勇衝出,隊內一將,向蔡瑁嘶聲喝道。
“族長,你快快逃去!只要你尚能保住性命,荊州便屬我蔡氏之手!!”
原來這隊兵士,盡是蔡氏族人,這些人為報世族昌盛,縱使明知送死,亦甘願犧牲。
那數百蔡氏死士,蜂擁地撲向張飛,張飛鐵槍狂刺,一時間竟突破不得。
蔡瑁見狀,忙撥馬而逃,在一部兵馬的擁護下,得以逃脫,只是蔡瑁一路逃亡,逃至何處,皆恐有伏軍,不顧疲乏,捨命直奔出西陵境界。
各部兵馬難以追上,大多走失,待蔡瑁離開西陵境界時,實在無力再逃,方在一山口處歇息。
各將簡略整點兵馬,蔡瑁昔日所領的浩蕩八萬大軍,此時竟僅剩下不到二萬,其餘部眾,不是被西陵城那把大火燒死,便是被劉軍擊殺,剩下的大多被俘虜亦或是走失。
就在此時,有一將士報之蔡瑁,言諸葛亮在三日前,已有定論,說此番蔡瑁必然兵敗將亡,那些兵士聽得,皆嘆其神奇,視其為神人。
蔡瑁聽罷,頓時一股血氣湧上心口,竭斯底裡地暴喝道:“諸葛村夫,安敢如此!我不殺你,誓不回襄陽!”
蔡瑁喝畢,一口血霧噴出,昏死倒地,眾將大驚連忙去救,一夜過去,蔡瑁悠悠醒來,眾將皆諫先回襄陽,再做打算。
蔡瑁雙眼佈滿恨火,咬牙切齒地怒喝道:“不可!我有誓言,必殺諸葛村夫,否則絕不回襄陽,時下我在襄陽郡內,尚有二萬兵馬,待我取得襄陽兵馬後,整頓一番,再往夏口殺去,勢必取那諸葛村夫頭顱!”
傅巽一聽,腦念電轉,思緒一陣,連忙拱手諫道。“將軍且慢,且聽傅某一言,今劉備棄了西陵,盡遷西陵百姓入樊城,若我合襄陽之兵突進,二縣百姓皆為齏粉矣!”
“劉備本一屢敗之將,其能勝者,皆依仗諸葛亮之謀,諸葛亮乃愛民之士,不如先使人招降劉備,若劉備不降,諸葛亮見其棄百姓危難於不顧,必定離心!”
“若諸葛亮來降,將軍可先做安撫,同時封予諸葛亮重職,離間劉、諸葛兩人,若兩人一旦離心,其勢力便可不攻自破!”
蔡瑁聞言,雙目驟迸精光,臉色連連變化,又見周邊將士皆有餘悸,只好先壓心中怒恨,依從傅巽之言,又問:“誰可為使?”
傅巽毛遂自薦,蔡瑁遂令其為使,傅巽領命而去,騎快馬帶著數個從騎,星夜趕往夏口,次日夜裡,劉備聽聞傅巽來見,好似早有預料一般,並無驚異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