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八十三章 江東困局

兵士繞路而走。

在後面的淩統亦是見得,連忙揮軍直上,欲要堵住那隊曹兵,許褚虎目中精光閃爍,見蔣欽繞路而逃,卻不去追,反而命大軍迎住淩統的部眾,兩軍混殺一起。

許褚揮刀縱馬,殺入江東陣內,淩統舞鞭抵住,兩人大戰數十回合,淩統見蔣欽已經走遠,速命大軍撤退。

許褚、樂進揮兵直追,殺至餘姚城下不遠時,太史慈率一部兵馬出城助戰。

樂進、許褚似乎早有料及,立即喝令兵士退走,淩統退回城內,太史慈見曹兵逃去,亦不去追殺。

上得城來,周瑜當下尋問淩統,蔣欽可有突破成功,淩統速報前事,周瑜知得,高懸在嗓子眼的心,方才稍稍定落。

而淮南自周瑜率軍北上後,蔡瑁便開始蠢蠢欲動起來,加之曹操使者劉曄一再慫恿,蔡瑁便揮軍進入淮南郡。

儘管如此,蔡瑁還是不敢對江東軍大動干戈,只是屯兵壽春城下,遙遙與淮南郡留守孫靜隔城對峙。

蔣欽離開餘姚約五日後,淮南壽春城,蔣欽跪伏於地,滿臉盡是蒼白之色,急告徐州戰況。

“什麼!!都督竟被曹操困死在餘姚城!!?”孫靜滿臉驚色,忿然而起。

“此等大事,末將豈敢偽報!如今都督大軍輜重、糧秣極缺,可謂是危在旦夕,還望將軍速速發兵,趕往徐州救援!!”蔣欽聲音極其疲憊地道。

“孫將軍,事不宜遲!!當速發援軍!!!”丁奉慌忙出席,拱手諫言,其餘將校亦紛紛附和。

孫靜臉色速變,腦念電轉,周瑜乃是他的好友,更是他們江東孫氏的頂梁重臣,豈會見死不救。

孫靜當即與一眾文武商議,決定撥軍一萬五千,由丁奉、蔣欽統領救援徐州,而他自己則一面等待江東援軍,一面穩守淮南,為江東軍保住後路。

局勢萬分緊急,江東軍當夜撥軍而行,早有細作報之蔡瑁,蔡瑁聽報大喜,認為報昔日被周瑜所坑之仇的時機到了。

當下,蔡瑁速速點齊兩萬馬步軍,出營來追殺蔣飲、丁奉的兵馬。

丁奉、蔣欽等人早就料到蔡瑁會引軍來追,遂於壽春城外五十里處設伏,蔡瑁自以為可破江東軍,毫無防備,當下被丁奉、蔣欽引軍殺得大敗。

當蔡瑁引軍急回大營時,卻發現營中火光四起,蔡瑁心知不妙,急引軍救援。

孫靜突襲兵馬不多,見蔡瑁引軍回救,遂急撤軍回城。

蔡瑁回到大營,見營中屍橫遍地,糧草、輜重之物盡皆被毀,急怒之下,竟昏迷過去。

是夜,荊州軍損兵一萬五千,折損糧草、輜重無數,荊州軍無力再戰,遂急急退回廬江郡。

而在五日前,四面曹軍圍堵餘姚城,且說曹操將周瑜如預計那般成功困死在餘姚,心中大喜,商議起兵攻打餘姚。

郭嘉出席作揖,諫言道:“周瑜今止有餘姚一城,若逼之太急,必背水一戰,以求生機!攻略餘姚之事,丞相不可操之過急,當徐徐圖之,方為上策!!!”

郭嘉此言一落,荀攸卻皺著眉頭反駁道:“可若孫幼臺知得周瑜之危,必然連日起軍,火速來援,即時江東援軍趕至,丞相便錯失擊殺周公瑾的大好時機也!”

“餘姚城頗為堅固,且江東軍還有三萬餘兵馬,加之江東軍內猛將極多,若丞相硬攻不下,兵士連日惡戰,人疲馬乏之時,江東援軍殺至,我軍倉促而擋,豈有不敗之理耶!!?”

郭嘉對此卻不以為然,亦出言反駁,於是,曹操麾下謀士各執己見,爭論不休。

少頃,曹操忽然一拍奏案,‘砰’的一聲巨響,原本吵雜的帳篷內,頓時恢復平靜,曹操眯著爍爍發光的細目,凝聲喝道。

“待我軍營寨下定,我將喚那周公瑾來答話,看他如何答應,再做定論!”

曹操決意一定,無人敢反駁,且說周瑜在餘姚,自恃城池堅固,加之不日必有救軍來援,雖被曹軍四面圍困,但周瑜並無方寸大亂,安心坐守,只待孫靜救軍趕到,合勢反攻。

黃蓋聽斥候來報,前來的各部曹軍正於城外下寨,連忙來尋周瑜諫道:“今曹軍方來,可乘其寨柵未定,以逸擊勞,定可大勝之!”

周瑜聽言,卻是眉頭一皺,似乎早有決議,沉吟一陣後,答道。

“我軍屢敗,軍心正亂,士氣低落,不可輕出,加之曹老賊,素來多謀,豈會無備,我欲待其攻城,再合幼臺援軍從後擊之,將可大勝曹軍,逆轉局勢!”

黃蓋聽言,臉色一變,急問道:“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