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周瑜不聽黃蓋之言,只命兵士嚴密把守,不可輕易出戰。
過了數日後,曹兵下寨已定,曹操統率眾將至城下,大叫周瑜前來答話。
周瑜上城而立,見曹軍威武無比,門旗之下曹操率領著曹氏諸將,如同古之大帝,周瑜望之,心裡不覺頗為忐忑。
曹操望著周瑜,見其英氣逼人,面貌俊朗,亦在暗暗稱歎,少時,曹操扯著嗓子大叫道:“周公瑾,你等已陷入絕地,何不早降!若是歸順朝廷,封侯拜將本丞相自可許之!倘城池一破,悔之晚矣!”
“哈哈...曹賊!你欺凌天子,罔據相位,實在恬不知恥,封侯拜將乃天子之權,莫非你曹阿瞞想造反不成?!!”
周瑜聽言,怒極而笑,大罵曹操乃亂世奸賊,絕不與他同流合汙,說畢,更是招呼太史慈急發一箭射中曹操麾蓋。
曹操麾蓋被太史慈射中,驚得墜落下馬,眾將急將曹操救住,城上週瑜卻在大聲發笑,羞辱曹操。
曹操深邃的細目剎地瞪大,充滿恨意,咬牙切齒,手指周瑜怒喝道:“豎子不識好歹,本丞相誓要殺你!!!”
曹操喝畢,遂欲引兵攻城,郭嘉手指城上密密麻麻的弓箭手,急諫道:“丞相不可,強攻堅城,必致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我軍當智取之!!!
曹操聽言,臉色速變不止,最終還是壓住怒火,命令大軍撤走。
曹軍一撤,周瑜聚麾下文武於縣衙議事,這時呂蒙出席諫言道:“曹操遠來,布兵於四處圍城,每日耗費糧食巨大,據細作來報,曹軍糧少,不斷遣人往東海、下邳運糧,早晚將至!
“依末將之見,都督可派人引精兵往斷其糧道,不過旬日,曹軍糧盡,可一鼓而破也!”
周瑜聽言,皓目一亮,頷首應道:“子明所言,正合我意,當應從之!”
當夜,周瑜命太史慈點齊三千精兵,欲趁夜出城,截斷曹軍糧道。
哪知曹操早有計議,太史慈剛出餘姚城行之數里,忽然四處火光亮起,無數廝殺聲撲湧過來。
太史慈臉色劇變,急拔馬而退,曹軍在後掩殺,太史慈狼狽退回城內,折了不少兵馬。
太史慈幾乎被曹軍埋伏的兵馬圍殺,驚魂不定,周瑜遂再也不敢命大軍輕出餘姚。
另一邊,曹操因不願強攻餘姚,一時間亦無計可施,兩軍相持三、四日。
曹操見戰事毫無進展,又想淮南江東兵馬不日將至,欲要退回下邳城,養精蓄銳,待淮南江東兵至,再做圖謀。
郭嘉聽言,速出席諫言道:“不可!周瑜屢敗,銳氣已墮,軍以將為主,將衰則軍無戰心,丞相四軍圍困餘姚,佔盡上風,豈可輕易棄之?”
曹操亦不願就此撤軍,不過卻無計攻破餘姚,甚是苦惱而道:“可眼下無計可施,又如何擒住那周公瑾!?”
“丞相之憂,乃江東軍固守不出,後與淮南援兵前後夾擊,依嘉之見,淮南江東援軍既可傷我軍,亦可傷之彼軍,嘉有一計,可使餘姚城不日立破,勝於二十萬雄師!!”
郭嘉皓目猝然迸發燦爛精光,毛介一聽,好似猛地醒悟,失聲驚呼道:“莫非奉孝之計,乃偽裝江東援軍,詐開城池耶!?”
郭嘉微微一笑,搖頭道:“周瑜此人智謀過人,此詐城之計必被識破,徒損兵馬爾!我之計乃假施圍城打援之計,實誘餘姚江東軍出城野戰!我軍提前於餘姚城外設下十面埋伏,若餘姚江東軍果真傾巢而出,則一舉將其圍殺!”
郭嘉此計一出,滿座皆驚,虛撤其圍,派偏師以主力之姿攻淮南援軍,迫其向餘姚求援,周瑜所倚者,乃淮南援軍爾,若聞淮南援軍被圍,即便明知有詐,亦得出城施救!
“哈哈哈...奉孝不愧為本丞相之智囊,其謀鬼神莫測也!!!”
當下曹操分兩萬兵馬與曹仁,讓其統軍南下望淮南而去,務必將淮南援兵拖延至餘姚大軍決戰結束。
卻說,曹仁南下後,於要道四處盡設旌旗、鼓手,待丁奉、蔣欽領軍到達後,巧借地形之利,造曹操大軍圍殺援軍之狀。
丁奉、蔣欽大軍被圍甚急,頓時大驚,急切間,丁奉和蔣欽商議派人往餘姚求援,而蔣欽又是毛遂自薦前往。
曹仁正引軍對江東軍中展開‘圍殺’,猝然間,曹仁發現江東軍中一將驍勇異常,於陣中左衝右突,直望陣外突去。
曹仁心知此乃江東求援信使爾,遂令諸軍切不可施放冷箭,只可盡力阻攔即可。
數日後,餘姚城外迎來一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