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獲對馬超早有剷除之心,卻未料到馬超對他亦有加害之意,適才竟然對他見死不救,欲要借刀相害。
孟獲腦念電轉,正欲張口,就在此時,一聲嬌喝響起,祝融夫人率領一部藤甲精兵趕了過來。
“住手,大王你這是何意?”
只見祝融夫人怒瞪著嬌目,狠狠地盯著孟獲,孟獲見之,面色剎地黑沉起來,但又懾於其妻淫威,不敢發作,死死地壓住怒火,手指馬超喝道:“此惡徒見死不救,欲要害我,焉能留之?”
祝融夫人一聽,眼中不覺泛起一陣漣漪,遂望向馬超,馬超連道無罪,俱告前事。
祝融夫人聽了,面色一沉,張口諫道:“大王,剛才我軍正亂,四處鼓響不止,馬將軍一時未有聽得你之呼救,豈能怪之!”
“何況我南蠻與蜀國相盟,馬將軍乃是蜀王麾下大將,昔日曾屢番救你於險,奴家更曾被其所救,方才保得一命,馬將軍與我南蠻有恩,你豈可如此相待?至於奪位之事,更是從何說起?”
孟獲聽了,臉色黑沉得好似快要滴出水來,如今他未有著實證據,證明祝融夫人與馬超有姦情,若是此時說出,祝融夫人必不會承認。
若是祝融夫人不堪恥辱,與他反目成仇,以祝融部落在南蠻的威望,南蠻必然四分五裂,反而是本末倒置。
孟獲腦念電轉,死死地壓住怒火,冷哼一聲,卻不答話。轉馬就走,祝融夫人見狀,氣得在後連聲大喝,孟獲卻毫不理會。
此時孟獲心中想著如何對付祝融夫人與馬超這對姦夫淫婦,根本沒有心思再去追襲晉軍兵馬。
而張遼見孟獲引兵撤走。遂策馬趕上大軍,來報之成公英,成公英聽聞馬超對孟獲見死不救,心中亦是大惑不解。
成公英沉思一陣,忽然咧嘴笑起,肅然而道:“好一招借刀殺人之計。想必這定是法正所教,我軍撤後,孟獲必然向大耳賊索取巴西,法正這是未雨綢繆,欲借張將軍之手誅殺孟獲!”
“若是如此。蠻軍必然大亂,到時大耳賊便有機可乘,大破蠻軍,趁機收復梓潼,哼,這法正當真陰險,幸好張將軍及時收手,否則就便宜了大耳賊!”
張遼聽言。心裡亦是一驚,按照呂布之意,乃是欲讓劉備與孟獲惡戰。好讓晉軍有機可乘,若是之前貿然殺了孟獲,那劉備便可不費吹灰之力取下梓潼,想到此處,張遼亦是暗暗慶幸。
與此同時,在儀隴城內。張繡收得呂布傳來的書信,急忙拆開觀之。卻見呂布信中竟要其與黃忠引軍撤出巴西,與張遼的兵馬在葭萌關會合。就此結束西川戰事。
張繡眉頭深鎖,臉色深沉,黃忠見之,便知信中必有大事,便向張繡問及,張繡甚是不甘地長嘆一聲,將信遞與黃忠。
黃忠執信而觀,臉色連變不止,沉吟一陣後,甚是惱怒地與張繡謂道:“依大王信中所言,這大耳賊大多與南蠻結盟,好一個假仁假義的奸雄,為一己私利,竟與異族狼狽為奸,實在氣煞我也!”
張繡聽言,冷哼一聲,虎目迸射出陣陣殺氣,不過,呂布之命又不得不遵從,眾人商議一陣,傳令諸軍歇息一夜,明日便立即撤往葭萌關。
到了次日一早,五萬晉軍分兵三部撤出儀隴城,望葭萌關而去,蜀軍細作探得晉軍撤走,遂快馬加鞭趕回閬中回報。
劉備聽得晉軍撤走,大喜過望,連忙喚諸葛亮來見,少頃,諸葛亮入得郡衙,拜禮畢,劉備將情報說之。
諸葛亮聽言,把扇一招,燦然笑道:“晉軍這一退,巴西郡便成大王囊中之物,大王無需操之過急,且徐徐進軍,先穩巴西!”
劉備聞言眉頭一皺,甚是疑惑地問道:“晉軍撤去,銳氣已鈍,何不發兵追襲?”
諸葛亮呵呵一笑,輕輕搖頭言道:“大可不必,呂布此番命張繡、黃忠撤往梓潼,乃自取滅亡也,蠻軍勢大,依亮所料,梓潼城必有一番惡戰!”
“待時,只要我軍從巴西進軍,與蠻軍相互呼應,前後夾攻,梓潼豈有不破之理?不過,梓潼一破,晉軍敗走,那蠻王孟獲必向大王索取巴西、梓潼二郡!”
“此二郡乃是大蜀聖境,前番割讓不過是權宜之計,即時我軍與蠻夷免不了一番惡戰,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既是如此,大王可以逸待勞,先讓晉軍與蠻夷久戰,待其兩敗俱傷,再與蠻夷合力大破晉軍,最後再驅趕蠻夷?”
劉備聽言,臉色微微一變,腦中瞬即想到不久前法正傳來的書信,言馬超曾在亂軍中救下了祝融夫人。
祝融夫人在南蠻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