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勢猛如虎,醜虎之名,卻是恰當!”
劉備話音剛落,閬中城內亦響起鳴金之聲,鄂煥聽得,舞起月牙戟一劈一掃,逼得陳到、陳式紛紛躲閃,遂趁機盪開陣腳,引兵退開。
於此,一陣激烈廝殺後,兩軍各自收軍,張繡、胡車兒、鄂煥等將各引軍撤人閬中城,而劉備亦引著大部人馬退回營寨。
當夜,蜀軍各部兵馬正在歇息,數部人馬在寨外四處巡邏,劉備坐於帳中,聚集一眾文武商議破城之策。
只聽劉備當先言道:“這張繡果非泛泛之輩,從今日之戰便可見得其韜略不凡,若非軍師應付及時,只恐文長如今已成了他人階下之囚!”
魏延聽言,臉色一緊,想到今日的危急戰況,無言反駁,遂跪拜於地,劉備笑容可掬,只教其日後當多加留心,不要再憑一時血氣之勇,貿然行事,隨後依照軍法,略做懲罰。
魏延心知有過,拱手一拜,甘願受罰,少頃,劉備神色一凝,向諸葛亮投以目光,凝聲而道:“依今日戰況,這閬中城難以硬攻,不知軍師可有計策教付?”
諸葛亮聽言,沉吟一陣,輕揮鵝毛扇,張口而道:“閬中城固若金湯,張繡堅守不出,我軍縱然硬取,亦要花費不少時日,倘若如此,只怕敵援已是趕至,當下只宜將其誘出,方可進而剿之!”
劉備聽言,眉頭一皺,臉色深沉,緩緩言道:“可張繡此人心性甚是謹慎,且有徐庶相輔,只恐不易中計!”
諸葛亮亦是臉色沉著,拱手拜道:“大王且莫憂心,來日容亮引兵前去一探究竟,再做定論!”
劉備聽罷,微微頷首,諸葛亮遂向陳式、陳到各教計策,兩人聽計而行。
次日,諸葛亮引一部不整不齊的兵馬,趕到閬中城下,命兵士擂鼓叫陣,諸葛亮乘四輪車,綸巾羽扇而出,兩邊百餘騎簇擁,遙指城上張繡,凝聲喝道。
“諸葛孔明在此,你等敢不投降?”
晉軍在城上見得諸葛亮旗號,各是臉色一變,如似聞虎色變,胡車兒在城上望見諸葛亮麾下兵馬軍伍不齊,皆是烏合之眾,與張繡冷笑而道。
“世人皆說諸葛亮用兵如神,原來是有名無實,此等兵馬,某隻需數百鐵騎,便可將其衝破,將軍勿慮,某願引五百鐵騎出戰,斷然將那諸葛亮擒來!”
張繡聽言卻是冷寒著面色,嗤笑一聲,冷聲與胡車兒回道:“胡將軍稍安勿躁,曹魏兵馬乃是天下一等一的強軍,昔年卻敗於諸葛亮之手,諸葛亮倘若真以這等兵馬,如何能屢番挫敗曹軍,依某所料,這必是詐也,無需理會!”
張繡說罷,便邁步走上城頭,扯聲大喝道:“諸葛村夫,你之奸計我早已看穿,你欲詐我出城,我卻絕不會出,你若要佔得此城,便領軍來攻!”
張繡聲如雷轟,諸葛亮聽言,臉色微微一變,心中暗想道:“這張繡果真不中計也,看來要另尋他法了!”
諸葛亮想必,哈哈大笑一番,出言而道:“世人皆言晉軍兵馬精銳無雙,人人豪傑,今日見之,卻是言過其實,原來皆是一群只會龜縮的無膽之輩!”
“你!!!”胡車兒聽得,頓時火冒三丈,恨不得出城將諸葛亮那張大放厥詞的嘴巴撕開。
城上軍士聽得諸葛亮這般侮辱,亦是怒火衝騰,紛紛厲聲回罵,張繡冰寒著臉色,叫軍士取箭過來。
諸葛亮見距離甚遠,卻是不懼,張繡虎目一瞪,厲聲喝道:“諸葛村夫,你若有膽,可敢行十步否?”
諸葛亮聽言,見張繡胸有成竹,眉頭一皺,就在此時,護在諸葛亮身側的趙雲英目一亮,抓住一張雕弓,應聲而出。
“有何不敢!!!”趙雲拽弓上箭,心數十步,馬蹄一停,弓弦一動,箭矢即發。
就在此時,城上張繡亦將箭矢射出,兩根箭矢在半空中倏然擦過,一陣狂風吹向張繡,張繡臉色一驚,連忙避開。
與此同時,趙雲望著射來箭矢,不慌不忙,把弓一打,就把射來箭矢打落,這一番較量,乍眼一看,就知趙雲更勝一籌。
蜀軍兵士見之,無不喝彩,張繡黑沉著面色,一言不發,胡車兒、鄂煥等將皆是怒得火冒三丈,紛紛向張繡請命出戰。
張繡只道不許,趙雲見城上毫無動靜,哈哈笑起,拽弓又連發三箭,張繡早有準備,提槍一一刺破,遂又命軍士遠離城頭。(未完待續)
ps: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