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財,亦不拒絕,便是收下。
這時孟獲欲留法正於軍中,好左右問計,法正此番而來,正受劉備吩咐,相助南蠻拖延晉軍之攻勢,當下便是應諾下來。
到了夜裡三更,蠻兵忽然從其寨內撤出,火速向梓潼方向而走,早有晉軍哨馬在暗中探尋,立即報之張遼,張遼聽言,冷然一笑,心想此番必能擒下孟獲,故而心中無備。
卻說,李遠領命率軍在東南處山谷埋伏已定,比及天明時分,卻仍舊不見蠻軍趕來,心中正是疑惑。
猝然間,己軍大寨所在方位傳來陣陣喊殺之聲,李遠心中一突,以為大寨被襲,連忙命山谷內的伏兵盡出,趕去救援。
卻說到了四更時分,晉軍寨內兵士方起造飯,忽然寨外喊殺聲突起,一部數千人的蠻軍騎兵衝殺過來。
晉軍兵士始料未及,慌亂逃散,蠻軍騎兵衝入晉軍寨內,左突右衝,橫衝直撞,在四處縱火。
張遼聽得寨內廝殺聲暴起,顧不得披甲,抓起墨麟刀便衝出寨外,正見寨內有一部蠻軍騎兵在四處縱火。
張遼虎目煞氣騰騰,驟馬舉刀,就往一隊蠻軍騎兵殺去,那數百名蠻軍騎兵見是張遼殺來,嚇得就欲逃退。
此時一員蠻將見張遼並無穿甲,疾言厲色吼道:“小子們不必驚慌,這張遼並無穿甲,眼下正是我等一舉將其誅殺的大好時機,倘若殺得此人,必得大王重賞!”
所謂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蠻將喝音一落,那數百蠻軍騎兵,各個眼內迸射出瘋狂之色,蜂擁向張遼撲去。
張遼臉色冷酷,毫無懼色,縱馬衝入人潮之內,揮刀狂砍,墨麟刀上下翻飛,只見張遼手起處,敵騎衣甲平過,血如湧泉,迎頭擋來的七八名蠻兵,剎時被張遼砍死。
張遼縱馬飛衝,赫然直透重圍,一路間血液迸飛,逼到剛才那員喝話的蠻將面前,手起刀落,將其連頭帶肩砍開兩截。
張遼一身青袍被血液染得血跡斑斑,渾身散發著陣陣駭人殺氣,蠻兵見得哪裡顧得廝殺,各個慌亂逃開。
張遼遂拍馬衝起,在寨內四處廝殺,斬殺五六員蠻將,殺退數部蠻軍騎兵,不一時,晉軍兵馬穩住亂勢,蜂擁趕來廝殺,蠻兵見勢不妙,紛紛退走。
張遼遂指揮兵士撲滅火勢,待火勢漸滅,張遼方才來尋成公英,成公英亦經歷了一番激烈廝殺,此時臉色凝重,猝然間,成公英似乎想到了什麼,急與張遼諫道。
“不好!倘若蠻軍欲來偷襲,豈會只派這等兵馬,想必此乃調虎離山之計也,李將軍見得大寨火起,必將伏兵撤出,趕回來援,即時,蠻軍再取路而走,便可成功撤回梓潼城內!”
張遼聽言,臉色大變,眉頭深鎖,疑惑而道:“這孟獲豈有這般韜略,不但發現我軍埋伏,還會將計就計,使這調虎離山之計,這其中必有高人所教!”
成公英臉色一緊,眼中不由湧起幾分怒火,冷聲而道:“莫非劉備竟派人來教計南蠻異族?”
張遼剛毅的臉龐一抖,虎目內盡是洶騰殺氣,怒聲吼道:“好一個不知廉恥的大耳賊,倘若讓我擒得,必教他不得好死!!!”
張遼聲如雷轟,震得無數鳥雀驚飛,成公英遂勸張遼速速派軍追襲,莫要讓蠻軍撤去。
張遼當即親領五千鐵騎火速趕去,賓士間,張遼遇到回趕的李遠軍,張遼疾言將蠻夷奸計迅速說出,兩軍合於一處,望梓潼方向追襲而去。
且說孟獲見李遠撥兵退出山谷,冷然一笑,正欲揮軍趁機掩殺,法正卻冷聲喝止,出言諫道。
“倘若大王此時出擊,晉軍必定拼死而戰,以擋我軍,我軍乘虛而攻,雖能得勝,但卻要耗時不少,一旦晉軍穩住寨中亂勢,必然派軍趕來截殺,到時大王欲要撤回梓潼城,難矣!”
孟獲聽言,臉上不由生出幾分不快,孟優見之,連忙亦勸,“兄長,法尚書所言有理,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還望兄長三思!”
孟獲見孟優亦來勸說,方才壓住心中躁動,在高山上冷冷地看著李遠引軍撤走,眼見李遠遠去,孟獲正準備進軍,法正卻手指面前山谷,又出言諫道:“大王且慢,可在此山谷內埋伏一部兵馬,以作斷後!”
孟獲聽之,碧綠的細目射出兩道精光,暗暗說妙,當下就令阿會喃引數千弓弩手,上山谷內埋伏,孟獲則引大部兵馬趕往梓潼城。(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