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告道:“此處二十里外,西南那座山口便是金環三結元帥大寨,寨邊東西兩路,卻通董荼那、阿會喃各寨之後!”
張遼聞言,燦然一笑,遂與成公英對視一眼,兩人眼色交流一陣,似乎都有同樣的想法。
當夜,張遼命副將李遠守寨,點精兵兩萬,以蠻兵為嚮導,與成公英以及副將陳寧前去劫寨。
晉軍趁著月色,謹慎而行,待到金環三結大寨之時,已是時近四更,此時正是守夜最為困頓之時。
張遼虎目剎地射出兩道精光,與成公英相視一眼,兩人幾乎同時縱馬而飛,各引一部兵馬從兩路殺入。
蠻兵始料未及,忽見有兵馬來襲,頓時大亂,狼狽而逃,張遼手提墨麟刀,一馬當先,直殺入蠻軍營內。
蠻兵抵擋不住,紛紛逃散而去,就在這時,金環三結元帥聽得寨內喊殺聲陣陣暴起,連忙出帳上馬,趕來探查。
金環三結元帥策馬剛行數步,正逢著衝殺過來的張遼,張遼虎目凌厲,縱馬飆飛,望著金環三結元帥面門便砍。
金環三結元帥剛欲揮起兵器抵擋,哪知張遼的墨麟刀已經劈來,正中其面門,劇烈的痛楚驟然而起,金環三結元帥慘喝一聲,隨著張遼墨麟刀一抽,倒落馬下,眼看死絕。
張遼見金環三結元帥已死,冷然於馬上梟其首級,成公英從後引兵殺至,寨內餘軍潰散而逃。
張遼遂命成公英引其部屬,望東路抄董荼那寨去,張遼則自引其部屬,望西路抄阿會喃寨來。
兩軍迅速而動,此時夜色已退,天色方明,先說成公英引軍殺奔董荼那寨來,董荼那聽得寨後有軍殺至,連忙壓住慌亂,急引兵馬出寨拒敵。
忽然寨前門震天喊殺聲暴起,蠻兵大亂,原來陳寧率一部軍馬早已埋伏許久,當下與成公英部眾前後夾攻。
兩部晉軍兵馬擁入寨內,成公英奔飛衝殺,殺住董茶那,董茶那與成公英殺了數十回合,抵擋不住,望寨前而逃。
正走間,陳寧策馬斜刺裡截殺過來,董茶那猛舉狼牙棒望陳寧胸口就掃,陳寧驅身避開,手中鐵槍暴刺而出。
董茶那連忙揮棒抵擋,陳寧的力勁不及董茶那遠矣,當即被震退數步,不過陳寧槍式靈巧,很快便是將董茶那纏住。
董茶那唯恐成公英追來夾攻,拼死殺開陣腳,奪路而逃,陳寧見董茶那逃去,一手驀然投出手中鐵槍。
鐵槍倏然射去,正中董茶那後背,董茶那慘叫一聲,就在此時數員蠻將趕至,殺住正欲前追的陳寧,董茶那方才得以被救。
卻說張遼引兵殺到阿會喃寨後之時,偏將張莘正指揮兵馬在寨前進攻,當下兩軍亦是前後夾攻,蠻兵潰敗而逃。
阿會喃乘亂奪路而逃,張遼眼疾,縱馬追去,眼見將要追上,五、六員蠻將捨命來擋,張遼舞刀猛砍,殺了十餘回合,將來擋蠻將盡數砍落馬下,不過阿會喃亦趁此時機,逃脫而走。
至此,蠻軍三個大寨,一夜之間盡數被破,晉軍各部收軍而歸,回到營寨,張遼冷然一笑,與諸將謂道:“蠻夷鼠輩,縱然避過此劫,遲早亦難逃一死!”
張遼說畢,遂傳令諸將,命各部兵馬歇息數日,待養精蓄銳後,立即再起兵馬,殺往梓潼,諸將慨然領命,紛紛退下。
卻說蠻王孟獲在數日前,引一萬蠻族精兵,趕來接應,營寨剛立,在帳中正坐。
忽哨馬來報,言三洞元帥,死了其一,另外兩人死戰逃脫,三人部下之兵,傷亡大半,孟獲聽言大怒,遂命諸軍準備,來日與晉軍決一死戰。
數日後,張遼正欲起兵,忽有一斥候來報,言孟獲親自率六萬蠻兵殺來,張遼聽言,虎目剎地迸射兩道精光,當即傳令諸將,各引兵馬準備迎擊。
比及晌午時分,兩軍于山野相逢,各擺陣勢,兩軍對圓,張遼策馬至陣前觀望。
只見對陣門旗之下,數百南蠻騎將兩邊擺開,中間孟獲出馬,其人身體魁梧,面容粗獷,長著一對碧綠細眼。
又見其頭頂嵌寶紫金冠,身披纓絡紅錦袍,腰繫碾玉獅子帶,腳穿鷹嘴抹綠靴,騎一匹漆黑寶馬,昂然得意。
張遼眼見孟獲這副模樣,就知其是個酷愛面子的狂妄之徒,就在張遼欲要策馬出陣時,成公英在其耳邊低聲吩咐如此如此。
張遼聽言,燦然一笑,隨即拍馬而出,把刀一招,厲聲掠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