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百二十三章 老將雄風

陸遜當即面色一沉,語重心長又道:“元遜,你叔父才高八斗,學富五車,胸懷天宇,腹有鬼神莫測之謀略,此等奇才,恆古至今,世間罕有!”

“普天之下,少有人能比,你萬不可有任何輕視之心,你與他乃是叔侄,雖各為其主,但眼下他與我等同舟共濟,若你虛心請教,他必傾囊教授,你若能在他身上學之十中一二,將來必能受用無窮!”

陸遜眼中神色複雜,對諸葛亮又是敬佩又是忌憚,其中更有幾分莫名的惋惜。

諸葛恪心頭連起漣漪,雖然陸遜如此推心置腹地叮囑,但他心中還是半信半疑,如陸遜所言,那自己這叔父豈不是如同神仙一般的人物。

諸葛恪自少被稱為神童,受盡他人稱讚,就連吳王孫權對他亦是賞識不已,久而久之,他自然眼高過頂,甚至以為若論才智之高,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人。

此下當陸遜說出一個才智、謀略都比他高出百倍不止的人物,更兼此人就是他的叔父諸葛亮時,諸葛恪一時間,實在難以接受。

原來諸葛恪從小,便聽著周圍的人暗中比較他的父親還有叔父,說他叔父如何如何了得,得臥龍可得天下,而他的父親相比較之下,卻顯得一文不值,毫無半分出彩。

諸葛恪自然心裡不忿,從小立志,將來定要超越諸葛亮,為他的父親爭一口氣,可眼下連被稱為繼周瑜之後,東吳謀略最高者的陸遜,亦對諸葛亮如此讚歎不已,更兼有幾分忌憚。

諸葛恪忽然之間,只覺那藏匿在心中的那個攀比物件。忽然變得有萬丈之高,如若天穹般壓住了自己,遙不可及。

漸漸地。諸葛恪不禁捏緊了袖中的拳頭,心中如起怒濤。在翻滾撲湧,陸遜卻不知諸葛恪心底的變化,見他一下子失了神,眉頭一皺,連聲叫喚。

諸葛恪猛地回過神來,正見陸遜的目光,連忙拱手答道:“陸都督的吩咐,恪必謹記在心!”

陸遜聽了。微微頷首,遂教諸葛恪前去準備,諸葛恪領命,轉過身子的瞬間,眼中迸射兩道絢麗精光,年少氣盛的他,又豈甘於落人之後,更何況是他那一直欲要超越的那個人物。

在陸遜的調撥下,臨湘城各部兵馬皆已準備完畢,到了次日。陸遜命孫韶為先鋒大將,引八千兵馬先發,陸遜則與全琮等將引近三萬兵馬隨後進發。

另一路兵馬。則由諸葛恪所引,經斥候所探,夏侯淵軍撤回了瀏陽城,於是諸葛恪則引三萬交州兵望瀏陽城而去。

卻說,夏侯淵引兵撤回瀏陽,歇息數日後,忽有一日,細作來報,東吳軍兵分兩路。一路正望瀏陽而來,一路則向臨川進發去了。

夏侯淵聞報面色大變。在旁側的鄧艾,亦是眉頭深鎖。原來夏侯淵、鄧艾兩人皆以為陸遜會聚合大軍直接北上,望吳郡進發。

兩人卻都無料到,陸遜竟會兵分兩路,一路更不惜繞遠路,轉往東面,繞過己軍,再做北上。

鄧艾腦念電轉,迅疾便看出其中端倪,嘆聲與夏侯淵言道:“看來艾太過輕視那陸遜了,此必是陸遜識破艾之計策,卻因擔憂吳郡戰事,不欲與我軍過多糾纏,故而分兵兩路!”

“那往臨川去的,定是往吳郡去救的援軍,而這望瀏陽來的,則是欲要纏住我軍,以使我軍難以追上另一路兵馬,從而再決一死戰,以保東吳西南之地無患!”

夏侯淵聞言臉色一變,虎目大瞪,扯著嗓子,厲聲喝道:“吳郡之戰,事關重大,豈可有所耽誤,我這就召集兵馬,望臨川進發,定要截住吳賊援兵!”

就在夏侯淵話音剛落,忽然一將士來報,東吳大司馬諸葛瑾之子諸葛恪引三萬交州軍正往瀏陽殺來,先鋒大將江毅,已來到了瀏陽城十里之外!

夏侯淵一聽,頓時臉色連變,驚異不已,驚呼而道:“吳賊,竟來得如此之快!”

原來諸葛恪心知戰事緊急,又明兵貴神速之理,兼之交州軍疏通山路,走在顛簸的山路上,卻似如履平地。

於是諸葛恪便星夜趕路,火速趕到瀏陽城境內,然後又派心腹大將江毅引三千兵士為先鋒軍,先逼近瀏陽城,教夏侯淵不敢貿然撥軍而動。

此下鄧艾計策,可謂是全盤打亂,夏侯淵滿臉急色,鄧艾眼光沉著,從容篤定,很快便想出對策,向夏侯淵諫道。

“夏侯將軍稍安勿躁,事已至此,我等不可自亂陣腳,吳賊逼近,倘若我軍此時撤去,吳賊必定從後掩殺,襲擊我軍輜重,勢必危矣!”

“眼下,夏侯將軍可速派一隊輕騎,趕往陛下軍中,報予陛下,讓陛下好早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