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雙眼瞪得斗大,死死地望住夏侯淵,夏侯淵面容冷酷至極,如若一尊嗜血魔神,猛地一刀抽回,蔣欽立即倒落下馬,早已沒了氣息,死不瞑目。
四周吳兵見蔣欽被夏侯淵砍死,更是慌亂,四處逃竄,陸遜尚不知蔣欽已死,當下見勢已極,急教撤軍。
夏侯淵引軍掩殺,殺得吳軍兵敗如山倒,儼然潰敗,三五成群紛紛逃散,夏侯淵一路追殺,陸遜在孫韶、全琮掩護之下,帶著二千餘兵眾,望臨湘城逃奔而去。
夏侯淵連聲暴吼,奔馬狂追,眼見將要追上陸遜那處,前面忽然人頭湧湧,卻是臨湘城內的吳兵趕來救援。
夏侯淵毫無畏懼,縱馬趕去,各部魏兵紛紛殺上,眼見魏、吳兩軍又要混殺一起,拼個天崩地裂。
陡然間,變故又起,在臨湘城西邊方向,一陣陣如能翻江倒海般的喊殺聲,擂鼓聲驟然響起。
夏侯淵面色一驚,眼下已是黃昏時候,日落西山,一片橙黃光彩之下,只見西邊無數吳兵。風馳電掣般撲殺過來,殺氣之盛,足以令天地為之一顫。
夏侯淵雖不知為何忽然來了如此多吳兵。但眼下若不撤去,待那西邊吳兵殺至。己軍必敗無疑。
夏侯淵當機立斷,立即下令撤軍,陸遜見是西邊來兵,頓時面色狂喜,疾聲呼道:“諸葛元遜來矣!”
陸遜猜到是諸葛恪所引的交州兵,立馬下令掩殺,所謂戰場之事,瞬息萬變。這一瞬間,本是掩殺吳兵的魏兵,卻忽然反被吳兵掩殺。
陸遜手提寶劍,孫韶、全琮等將隨著陸遜並馬衝殺,同時間,在西邊兵馬陣內,諸葛恪帶著一抹淡笑,見得魏軍撤去,立馬下令,教副將江毅、徐陵引兵衝殺。
江毅、徐陵領命。縱馬狂衝,率兵斜刺裡殺去,於是兩部吳兵鋪天蓋地。人山人海一般,掩殺向魏軍。
幸好,夏侯淵及時下令撤軍,除了後部兵馬有四、五千人逃之不及,被吳兵所擒,其餘人馬皆逃遠去了。
不知覺中,夜色降臨,天昏地暗,陸遜見狀。不欲再舉戰事,遂下令收軍歸城。當夜,諸葛恪引江毅、胡伉等將。來拜見陸遜。
陸遜從深沉的臉色中,硬是強露出幾分笑容接見,敘禮畢,陸遜引諸葛恪一眾人等入席。
此下,諸將已統計完畢,紛紛來報,陸遜頓時面色黑沉起來,細細聽著,今日一戰,吳兵折損極多,近有一萬二千餘兵馬,後來幸好諸葛恪來援及時,否則恐怕還要折損更多。
而當陸遜聽聞,蔣欽被夏侯淵誅殺,當堂雷霆震怒,環首怒聲對著孫韶、全琮,還有除諸葛恪交州軍將士外的將校喝道。
“我教你等莫要貿然舉事,小心提防,你等卻不聽我言,執意進攻,眼下不但折瞭如此多兵馬,更害了蔣將軍,你等可知罪耶?”
陸遜氣得怒髮衝冠,孫韶、全琮等將不敢推脫,紛紛出席跪落在地,叩首認罪。
陸遜面色冷酷,沉吟不語,其實陸遜卻並非欲重罰眾人,畢竟眼下戰事難料,國家覆滅在即,若是眾人生了異心,倒戈魏寇,後患無窮。
但是若不證軍法,以明法度,軍威何在,陸遜眼眸眯縮,越不發言,堂下跪伏一眾諸將,便越是忐忑不安。
諸葛恪默默地打量陸遜的神色,卻是心裡明悟,忽然出席拜道:“陸都督息怒,眼下國家危難當前,我等東吳俊傑,無不心中憂慮,欲要早日趕到吳郡,保護吳王安危!”
“而魏寇奸詐,正是察覺我等急心,施落奸計,眾人一時不備,亦在所難免,今日我見諸位將軍,各個拼死搏殺,捨生忘死,抵住魏寇攻勢,足可見眾人赤膽忠誠,如今事已至此,國家正是用人之際,陸都督何不給予眾人戴罪立功的機會,暫且免其罪過!”
諸葛恪此言一出,陸遜頓時臉色好了幾分,冷冷地瞟了跪伏在地的眾將一眼,然後收回目光,冷聲威嚴而道:“若非看在元遜所言是理,還有其顏面上,今日必定嚴懲不貸,起來吧!”
陸遜一招手,眾將見了,連忙拜謝,紛紛起身,各退回席,陸遜與諸葛恪默默地投去了一個眼色,諸葛恪會意一笑。
陸遜暗露驚色,腹誹道:“這諸葛元恪心思敏捷,才智過人,並非池中之物,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隨後陸遜又與諸葛恪問起交州軍的情況,諸葛恪一一細答,陸遜聽聞諸葛恪竟能將交州異族訓得服服帖帖,眼中又是露出幾分異色,對諸葛恪更為看重。
如今陸遜雖敗了一陣,卻得了諸葛恪三萬新力軍,心頭亦是穩定許多,隨後陸遜與眾將商議一陣,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