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華歆等人暫理國務大事,前番荀彧不願主持大局,群臣派請華歆做主,華歆此人才智不凡,但卻極喜名利,心思狡猾,暗想若能為魏王取得帝位,日後榮華富貴定然享盡不絕。
於是以華歆為首,一班文武官僚,四十餘人,直入內殿,來奏漢獻帝,請禪位於魏王曹操。
大殿之上,群臣拜禮已畢,漢獻帝神情落寞,渾身抖顫,好一群亂臣賊子,竟是各個面帶兇色,直視當今天子。
原來自從荀彧臥病在床,不在朝堂,這群賊子便是變本加厲,毫無謙卑,視漢獻帝如同虛設。
其後,華歆冷著面色,上表奏請禪讓帝位,漢獻帝雖早有預備,但此下亦如雷霆萬轟,六神無主,半晌無言。
華歆見漢獻帝不發一言一語,如同痴滯一般,坐立於朝上,急與身後諸臣投以眼色。
諸臣明悟,紛紛而出,一一稟告曹操功德,朝中百官所願,芸芸眾生之民望,諸臣各個義正言辭,咄咄相逼。
漢獻帝如墜冰窟,忽然忿然而起,半癲半瘋,又哭又笑,怒聲喝道:“哈哈哈,好好好!好一群禍國殃民,目無君上的奸臣賊子!”
“朕想高祖提三尺劍,斬蛇起義,平秦滅楚,創造基業,世統相傳,四百年矣,朕雖不才,初無過惡,安忍將祖宗大業,拱手讓人哉?”
“你等食國之祿,當以復興漢室為己任,如今卻逼朕讓位,朕寧死不屈,若要取朕漢室江山,便來殺朕罷!”
漢獻帝狀若癲瘋,就在這時,忽然風雲色變,大殿之外,雷雲滾滾,群臣見狀,無不驚駭,以為觸犯天怒。
司馬懿毫無懼色,急在李伏耳邊疾言數句,李伏神色一凝,富貴險中求,漢室命數已盡,曹操遲早取而代之,若能早取功績,日後定能封王拜相,李伏抖數精神,近前而奏。
“陛下息怒,臣等職掌司天,夜觀乾象,見炎漢氣數已終,陛下帝星隱匿不明,魏國乾象,光華照耀宇內,此實非臣等相逼,實乃天意而為,願陛下察之!”
漢獻帝冷聲一笑,如今他已一無所有,無所懼也,手指李伏厲聲喝道:“此乃虛妄之事,何以教朕舍祖宗之基業耶?實乃荒謬至極!”
華歆神色一震,忽然一聲大喝,宛如九天神雷落下,震駭人心,步步緊逼,瞪眼望著漢獻帝喝道:“自魏王迎陛下至今,已有十餘載,當時天下大亂,群雄並起,國將不國,百姓無不於水生火熱之中!”
“試問陛下可曾為國征戰,為百姓造於福祉?這十餘年來,若無魏王坐鎮中原,捨生忘死,引中原英傑與群雄征戰,漢室天下早被他人所奪,陛下焉有顏面提及祖宗基業耶?”
華歆此言一落,陳群眼眸炯炯,遂又奏道:“魏王功德巍巍,古往今來,無人可及,漢室基業,因魏王得以苟存,陛下身為一國之君,既未替國平亂,又未為百姓黎民造於福祉,如今天命人望,皆歸魏王!”
“若陛下尚眷戀帝君之位,遲早必使得人神共憤,況且自古以來,有興必有廢,有盛必有衰,豈有不亡之國、不敗之家乎?”
“漢室相傳四百餘年,延至陛下,氣數已盡,宜早退避,不可遲疑,倘陛下深明大義,魏王取得帝位,天下歸心,不出十年間,天下一統,蒼生百姓即可迎來太平盛世,陛下亦可因此功德,流芳百世,而非遺臭萬年!”
陳群句句誅心,漢獻帝面色慘白,正如陳群所言,若非曹操,漢室天下早被諸侯分刮,如今半壁江山得以儲存,全賴曹操四處征戰,討伐逆賊。
中原百姓得以安居樂業,不受饑荒、戰亂之苦,亦全賴曹操坐鎮中原,使得群賊不敢侵犯,曹操所立功績,已不能用功高蓋主來形容。
陡然間,漢獻帝好似回覆神智,亦不再瘋癲,渾身無力般癱瘓在龍椅之上,一聲長嘆,似有無盡的唏噓。
漢獻帝招了招手,閉目而道:“禪位之事,事關天下大業,朕不得不深思考量,你等先是退下,容朕奪量數日!”
漢獻帝此言一落,華歆、陳群二人相視一眼,皆露出一絲得意的笑容,於是眾臣哂笑而退,漢獻帝在宦官得攙扶下,退入後殿。
朝代更替,帝不成帝,君臣顛倒,遙想當年漢高祖劉邦,出身卑微,卻能得四方豪傑相助,起事於亂世,屢屢戰敗,卻並不氣餒,忍辱負重,暗度陳倉,最終於垓下一戰,誅殺一生宿敵西楚霸王項羽,而創立大漢江山。
如此千古一帝,又豈會料到,在四百年後,其子嗣竟會落得如此悲涼下場!(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