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賊,納命來!!!”
張遼一聲暴喝,秋水雁翎刀高舉一劈,如若驚鴻掣電,竟將那車廂右側生生劈開兩半。
木裂車崩瞬間,張遼隱隱看得一個身穿黃袍的人影,赤目剎地射出兩道精光,擰刀斜砍而去。
“張遼,休得傷我主!!!”
突兀之間,一聲雷吼般的巨響突起,張飛赫然趕至,丈八蛇矛暴刺而出,‘鐺’的一聲,盪開張遼的雁翎刀。
劉備近在眼前,張遼豈會善罷甘休,猛地一把穩住雁翎刀蕩勢,急速抽回之際,又要劈去。
就在這時,‘嘭’的一聲巨響,車廂轟然崩塌,劉禪急從車廂後竄出,滾落在地,痛得發出連聲好似殺豬般的慘叫。
張飛一聽,面色一變,怒火洶騰,舞起蛇矛,怒喝不止,猛攻張遼,張遼被張飛殺住,急得如有燃眉之急,扯聲吼道:“眾將士聽令,快快去殺那黃袍之人,那是大耳賊劉備!”
張遼一聲喝下,一眾晉軍將士如若打了雞血一般,瘋狂向劉禪吶喊殺去,劉禪嚇得魂魄驚飛,急脫下外袍,露出一襲白色錦袍。
晉軍將士見得,速速又喊那穿白色錦袍的乃是劉備,劉禪嚇得渾身肉顫不已,哭聲大呼,急欲將白色錦袍亦是脫下。
諸葛亮見劉禪這般無能孱弱,痛心疾首,急向劉禪呼道:“大王不必驚慌,彼軍來襲兵力不多,在我軍勇士護衛之下,豈能傷得了你?”
諸葛亮喝罷,一眾蜀兵蜂擁撲上,果然將晉兵的衝勢擋住。另一側張遼與張飛拼殺正是激烈,只見兩人各舞兵器,刀光矛影如若驚雷暴射。閃爍不停。
就在這時,背後連聲喊殺聲起。原來是關興、劉封引兵回救,張遼見蜀兵從後殺來,卻是渾然不懼,大吼一聲,秋水雁翎刀猛地砍向張飛。
張飛環眼大瞪,滿臉兇戾,掄起蛇矛遽然掃去,‘鐺’的一聲巨響。兩柄兵器赫然盪開。
張飛武藝本高於張遼一籌,但前番與黃忠連連惡戰,身有傷勢,此下被張遼這般狂攻暴擊,心裡叫苦不斷。
幸好,劉封、關興飛奔殺來,張遼見勢不妙,急勒馬而退,張飛環眼瞪得斗大,死追不放。張遼拖刀而走。
眼見張飛靠近,猛地回身掄刀就砍,張飛料之不及。急忙倒身一避,張遼一刀劈空,正欲乘勢追擊。
關興、劉封猝然殺來,張遼勢孤力薄,不敢硬戰,急奔馬退走,張飛、關興、劉封三將並馬而行,馳麗追襲。
少頃,前頭喊殺聲四起。一將策馬狂飆,手執一柄七尺大刀。正是何靖,張遼見了。臉上狂湧喜色,急呼而道:“志遠,快來助戰!”
何靖聽言,大喝一聲,策馬前衝,諸葛亮見晉軍追兵趕到,急教軍士迅速撤退,劉禪早就嚇得六神無主,上了其弟劉永的馬車。
蜀軍大部兵馬護著劉禪還有一眾官臣火速撤走,張飛、劉封、關興引千餘兵眾留下斷後。
張遼、何靖兩人硬抗三將,落於下風,不過很快孟優引兵趕至,兩軍將士混殺一團,那喊殺聲震天動地,殺得天崩地裂。
不知過了多久,片片血色瀰漫于山林之間,張飛、劉封、關興最後帶著數百兵馬逃脫去了,而張遼等人廝殺一夜,皆已筋疲力盡,又恐諸葛亮設下埋伏,無奈只好撤去。
待張遼等眾趕回成都城時,已是次日黎明,龐統聽聞諸葛亮等人逃脫,面上雖有惋惜之色,但卻並無怪責張遼。
畢竟當時蜀兵有張飛這等驍勇猛將護衛,更兼所謂窮寇莫追,諸葛亮詭計多端,若是張遼貿然行事,誤中埋伏,晉軍因此折一上將,那是無論如何都難以接受的。
張遼等人廝殺一夜,皆是疲憊不堪,龐統素來體恤將士,遂教眾人退下歇息,張遼等人領命,一一拜退。
時下,成都已破,蜀國已然滅亡,西川已盡落入龐統囊中,沮授依從龐統所言,先安撫成都百姓,然後又教諸軍歇息,一邊遣人趕往長安,命高順調來兵馬,把守西川各郡。
數日後,龐統安民已畢,大設宴席,犒勞諸位有功文武,依功績賞賜,三軍大喜,宴席畢,當夜龐統與沮授在內殿商議。
“如今蜀國已滅,大耳賊逝去,諸葛亮雖與劉禪還有一眾殘兵敗將逃脫,但已是強弩之末,不足為患!”
“據前番從建平趕來的將士來報,建平戰事正緊,張頜將軍與曹家之子於永安對峙,已有一月餘,為防萬一,當速撥兵馬前往救援,可時下西川剛平,我軍兵力無多,恐生變故,難以多撥動兵馬,依沮公所見,該當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