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看《三國呂布逆轉人生》背後的獨家故事,聽你們對小說的更多建議,關注起點中文網公眾號(微信新增朋友-新增公眾號-輸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訴我吧!可若是龐統選擇壯士斷臂,先予大軍歇息,養精蓄銳,方才盛勢進軍,這對於諸葛亮來說,才是左右為難。
一者,諸葛亮自然要處處小心,不敢過於深入腹地,已防晉軍蓄勢而發,被殺個措手不及。
二者,此下蜀國兵力無多,諸葛亮如今所率的三萬餘兵馬,已是蜀國大半可用之兵,一旦被晉軍殲滅,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反攻殺來,蜀國必危。
不過令諸葛亮不得不孤注一擲的是,如今北晉局勢不穩,如若他能絕地反擊,一舉攻克北晉陪都長安,徹底將北晉疆土一分為二,北晉必定崩潰。
即時他再徐徐佔據長安、東川、西涼等地,與北晉軍糾纏,不出半年,曹魏必有舉動。
畢竟對於曹魏來言,北晉勢力龐大,乃是曹魏一統江山的最大隱患,曹操乃世之梟雄,見得如此大好時機,豈會無動於衷。
即時曹操勢必背棄盟約,傾勢而攻北晉,馬超已死,在蜀漢協助下,兀突骨不出一年,便可平定南蠻。
如此一來,蜀漢便能聯合南蠻,趁亂奪取東川、雍州、涼州成以大勢,待曹魏攻克遼東、幽州、幷州等地,蜀漢亦穩住陣腳,再歇息數年,奮發圖強,定可與曹魏、東吳三國鼎立,一決雌雄!
如今對於連番損兵折將。勢力大損的蜀漢來說,此可謂是唯一崛起的時機,倘若諸葛亮不施手段。待北晉穩住陣腳,傾勢反攻。蜀漢必有滅國之禍。
其中利弊之懸殊,由不得諸葛亮不得不兵行險著!!!
諸葛亮細細推算,不覺間竟已沉思了一夜,說是簡單,但其利弊權衡,又豈是常人可知?
諸葛亮一夜苦思,竟想得兩鬢斑白!!!
“哎,想我諸葛孔明一生謹慎。每每行兵佈陣,未有七成把握,絕不輕易為之,如今卻不得不兵行險著!”
“北晉軍若果真蓄養,至少亦要一月時間,在這一月內,若皆能如我所料,蜀漢大勢可成矣,可若蜀漢當真天數已盡,亦乃命也!”
諸葛亮一雙皓目。猝然迸發精光,炯炯如炬,比及旭日高升。諸葛亮並無歇息,急召張飛、趙雲、鄧芝等將前來。
須臾,諸葛亮坐於殿上高堂,眾將紛紛前來,拜禮坐定,眾將見得諸葛亮兩鬢斑白,皆起異色。
忽然諸葛亮神色一凝,沉聲而道:“如今南鄭雖被我軍攻克,但晉軍勢大強橫。依亮所料,西涼戰事不出十日定將分出勝負!”
“即時倘若晉軍得勝。勢必盛勢回援,眼下已至危急存亡之時。倘若我等能趁此奮起,蜀漢必將興盛!”
“可若我等事有延誤,錯失良機,蜀漢必危,還望諸公捨生忘死,以破釜沉舟之勢,就此一搏!”
“若能助蜀王克成帝業,諸公皆功不可沒,但若諸公貪生怕死,國破家亡,我等皆為罪人,如何抉擇,但憑諸公之願!”
諸葛亮話音一落,張飛猛瞪環目,戰意昂然,慨然而出,扯著雷公般的嗓子吼道:“我自隨蜀王舉事,歷經千辛萬難,幸蒼天有眼,終得建立蜀國,前番晉賊伐我蜀漢,蜀漢群雄奮勇抵之,多少英豪壯烈殞命,皆為國事也,如今良機既現,我等自願為國效死,縱是粉身碎骨,有何懼哉?”
張飛錚錚浩音,迴盪大堂,一眾蜀將聞言,無不精神大震,皆有滔滔死志。
趙雲虎目一瞪,忿然而出,厲聲喝道:“呂賊狼子野心,割據北疆,與奸臣曹操狼狽為奸,逼迫當今聖上,強登晉王之位,引北晉群賊,意圖奪漢室基業,人人得以誅之!”
“蜀王乃漢室帝胄,引我等拼死抗賊,國難當前,雖死亦無憾也,何況此下我等能助蜀王破以賊勢,匡扶漢室,我等自當效以死力,死而後已!”
關羽、馬超、張任一死,五虎上將已去其三,張飛、趙雲兩人如今已是蜀國庭柱,兩人一番豪言壯語,錚錚有力,擲地有聲。
眾將聽得無不熱血沸騰,紛紛慨然出席,報之死志,諸葛亮一一細聽。
諸將說罷,諸葛亮猛地起身,奮力招起鵝毛扇,厲聲喝道:“好!既然諸公皆有破釜沉舟之志,昔年項籍尚能以少勝多,大敗秦軍,成就西楚霸王之名,如今我等兵精將強,三將軍、子龍將軍皆有項籍之勇,豈不能一戰功成耶?”
諸葛亮竭斯底裡地縱聲高喝,諸將各個聽得眼眸巨瞪,無不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即上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