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五百章 張遼大意中伏(一)

當晚,在郡衙之內,龐統與沮授、王雙等人正商議戰事,沮授甚是感嘆,與龐統諫道:“馬超一生反覆無常,最終反遭人背叛,得此下場,全乃自找,亦不得怨天尤人!”

“依某所料,諸葛亮定是暗中說服了烏戈國主兀突骨,得其相投,眼下西川已得南蠻之助,齊心協力,若要破之其勢,無疑難於登天,事不宜遲,軍師不可怠慢,當速引兵前往東川,以備蜀兵乘虛而入!”

龐統聞言,臉色沉著,卻是不加點評,不久前,流星馬來報,龐統等人已知巴西失守之事。

龐統料想諸葛亮必會引軍速回,趁著西涼大亂,晉軍難以回救之機,盛勢反攻,而不久前關羽被呂布所斬,蜀兵已成哀兵之勢。

所謂哀兵必勝,如今情勢刻不容緩,可晉軍惡戰連連,又從西涼、西川兩地來回奔波,兵士皆是疲憊不堪。

龐統縱有經天緯地之智,一時間亦難以想得計策,沮授見龐統陷入沉思,亦不打擾,自己亦靜心思索。

不知過了多久,龐統臉色一凝,忽然開口言道:“為今之計,唯有先派人命張遼將軍把守山口關,以擋蜀軍之勢,同時再調來一員大將,把守東川,以拖延時日,待我軍養精蓄銳,再盛勢進軍,方為上策!”

沮授聽得,沉吟一陣,亦覺是理,於是,龐統便派人前往山口關報之張遼,一面遣人調龐德前往東川把守,同時又整兵歇息,以備戰事。

卻說張遼引兵擊退兀突骨一萬大軍,佔了山口關,張遼聽從成公英之計。並未乘勢追擊,而是把守關口,以等龐統援軍前來。

數日後。斥候來報,諸葛亮引三萬大軍從巴西方向洶湧殺來。張遼聽聞,急召成公英前來商議。

成公英神色一沉,凝神而道:“蜀軍因關羽之死,成以哀兵之勢,我軍若與之正面拼殺,必然輸多勝少,幸好彼軍遠途來襲,必定人疲馬乏。不敢貿然強攻,依某之見,可嚴密把守關口,以抗彼軍!”

張遼聞言,眉頭一皺,甚是顧慮而道:“諸葛亮素來多謀,行兵佈陣鬼神莫測,若以奇計而攻,如何是好?”

成公英一聽諸葛亮之名,神色不覺緊了幾分。沉吟一陣,遂凝重而道:“張將軍所言甚是,可教軍士一面把守關口。一面又各布暗哨、斥候於四處,以作提備!”

張遼頷首應同,遂各傳將令,以作調撥,且說諸葛亮立寨完畢,此下已聽聞兀突骨所敗之事。

諸葛亮聚眾將於帳,與眾人謂道:“如今西涼大亂,北晉大軍前往救援,首尾難顧。我軍當盛勢攻之!”

“眼下,我軍只需破得此關口。便可長驅大進,殺往東川。再者,待北晉局勢大亂,我軍蓄勢待發,轉戰雍州,大事可濟也,還望諸位努力向前,擊退晉賊,若能殲滅其國,助我王成以王圖霸業,關公在天之靈亦是欣慰!”

諸葛亮此言一落,眾將齊齊厲聲回應,張飛慨然而出,環眼赤紅,盡是濃烈仇恨,扯著雷公般的嗓子喝道:“張某願為先鋒,效以死力!”

諸葛亮見張飛如此剛烈,亦喜亦憂,喜的自然是張飛並未因關羽之死而頹廢,憂的則是,唯恐張飛復仇心切,讓彼軍有機可乘。

諸葛亮腦念電轉,忽然心起一計,故作慮色,搖頭而道:“此下軍中眾將戰意卓卓,皆可出戰,卻惟獨三將軍萬萬不可輕出!”

張飛一聽,頓時瞪大環目,咬牙切齒地急呼道:“某欲效以死力,激憤三軍,丞相何故不肯用我?”

張飛嗓音如同雷轟暴打,震得整座帳篷搖搖欲墜,諸葛亮手招鵝毛扇,不慌不忙,徐徐而道:“據斥候來報,彼軍守備森嚴,又在關下四處密佈暗哨,方圓十里內皆有斥候打探!”

“依此可見,彼軍早有準備,欲與我軍持久作戰,三將軍復仇心切,若許你為先鋒,必然事事急躁,妄自強攻!”

“如此一來,彼軍若使奸計,三將軍雖有萬夫莫敵之勇,但彼攻之不備,兼有張遼坐鎮其軍,勢必危矣!”

張飛聞言,死死咬牙,壓住怒恨,疾呼又道:“某自知彼軍奸詐,定不會輕舉妄動,事事聽從丞相號令行事,若有所犯,願受軍令!”

“口說無憑,三將軍脾性素來火暴,雖立軍令,但茲事體大,亮實不敢輕信之!”

諸葛亮似乎早有言辭,張飛話音一落,便立即反駁,張飛急得整張臉都快扭曲,正不知如何是好時。

諸葛亮忽然話鋒一轉,凝聲而道:“除非三將軍願受伯苗監管,如此方可為之!”

張飛一聽,猛地瞪眼望向鄧芝,鄧芝沉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