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聞言,淡然一笑,眼中帶著無盡的期待,徐徐而道:“陛下與嘉有過承諾,待江山一統,天下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四海昇平,我等君臣二人便遊遍這萬里神州,看遍天下美景美物,賞盡各地美酒佳人,嘉這一生放蕩,最好如此,自然竭盡全力,效以犬馬之勞!”
“哈哈哈,浪子,浪子,朕定當不負於你!”曹操放聲而笑,眼中卻滿是水霧。
君臣兩人商議定後,郭嘉尚有病疾,曹操又見其病情加重,遂遣人送回荊州調養,曹操本欲讓鄧艾一同相隨,可郭嘉卻要鄧艾留於曹操身側候命。
鄧艾對郭嘉素來言聽計從,遂與曹操回報,曹操亦知郭嘉心意,便是留下了鄧艾,臨行前,曹操親送於寨外。
一陣清風吹起,郭嘉髮絲飄起,燦然笑道:“望陛下早日攻克東吳,時後再與北晉決一雌雄,一統這大好河山,鄧士載隨嘉時日雖是不久,但此子天賦異稟,才智之高,世間僅有,將來必成大器!”
“嘉已將一生所學,傾囊教授,倘有一日,嘉不幸逝去,此子之才華足可替嘉,還望陛下莫要見其年幼而有所輕視!”
曹操聽言,眉頭一皺,就欲張口,哪知郭嘉放聲大笑,便拱手拜別,教鄧艾扶他上馬車。
馬鳴聲緩緩地遠去,在山林間迴盪,夜色昏暗,彷彿吞噬這世間萬物,曹操眺望遠處,久久不願離去。
不知何時,在曹操臉上,留下一滴水珠,曹操伸手一摸。夜風襲襲,頗感涼意,嘆聲而道:“又要下雨了!”
鄧艾侍立在旁。雙拳捏得繃緊,強忍住心中悲愴。卻早已是泣不成聲,腦海中盡是那放蕩不羈,笑傲天下的身影。
夜至三更,曹操有意隱瞞郭嘉離開之事,魏軍寨內並無人知道就在剛才一個時辰間發生的事情。
這時,曹操突下詔令,命淩統前來,淩統正於帳內。忽聽曹操有請,頓時臉色一喜,似乎已有所料,立馬整衣去見。
不一時,淩統邁步入帳,曹操神色一凝,早已恢復了以往不露喜怒的肅然之色,沉聲而道:“幸賴虞仲翔之計,時下萬事齊備,就等呂子明前來相投。方再盛勢出兵,給予吳賊致命一擊!”
“事不宜遲,公績你速速率領心腹將士。各做詳扮,今夜便前往吳軍寨內,向呂子明傳達朕令,教其三日後,引其麾下部署,一併軍中輜重渡江過來,朕自會派大軍接應!”
淩統聽言,果然如心中所想,精神大震。厲聲一喝,毫無疑心。便拜退出寨,曹操看著淩統離去的身影。卻是在冷笑不止。
淩統整備後,當夜引心腹將士,渡江過去,直至吳軍寨前,東吳巡江軍士攔住,隊中將士見是淩統,頓時喝令船上兵士莫要射箭。
原來早前陸遜便早有吩咐,告之一眾負責巡邏的將士,若見淩統前來,不可冒犯,速速引其入寨。
於是,淩統還有一眾心腹將士乘著三、四支小舟,在東吳巡江小舟地帶領下,徐徐地望吳軍寨中而進。
此時就在不遠處,江上昏暗一片,數支小舟在夜色遮掩下緩緩靠近,鄧艾眯起一雙銳利如鋒的眼眸,冷冷地看了一陣後,遂便傳令轉回寨內。
不一時,鄧艾趕到曹操虎帳,將剛才所見一一細報,曹操聽罷,冷聲而道:“這淩統如此輕易便入了彼軍寨內,看來果如奉孝所言,此中必有詐也!”
曹操心頭一定,遂便下令,依照郭嘉之計,各做調撥,到了五更時分,天色漸漸明朗,夜色將去,淩統臉帶喜色,乘舟歸來。
待歸到大寨時,正好是次日的黎明時分,卻說淩統昨夜與陸遜等一眾東吳將領商議定後,皆以為曹操中計,無不歡喜。
而淩統又見過孫權,孫權自然免不了一番安撫,更承諾若此事功成,必有重賞,加官封侯,自是不在話下,如此一來,淩統不但效全忠義,又能得於名利,又豈會不喜?
淩統小舟剛靠上渡口,忽然一隊兵馬前來,領軍之將,惡煞獨目,雙臂碩大如有擒龍撕虎之力,而那隊兵士各個都是彪形大漢,兵甲精良,正是曹操麾下虎衛軍。
淩統臉色一變,遂望向前頭那獨眼巨漢,心頭一顫,連忙畢恭畢敬地拜道:“凌公績見過夏侯將軍!”
夏侯惇面無表情,冷冷喝道:“陛下有請,你隨我來罷!”
夏侯惇話音冷酷,聽得淩統渾身冰寒,哪敢怠慢,連忙拱手稱諾,夏侯惇遂轉過身子,引著淩統一眾人等前去。
路中,淩統只覺一陣心驚肉跳,心緒不寧,面色一變,趕到夏侯惇身旁,低聲問道:“不知陛下有何